读于濆诗

作者:毕仲游 朝代:宋代

读于濆诗原文

于濆诗不多,遗藁数千叶。

缅观作者意,重叹今人拙。

雅辞清我骨,劲气喷壁裂。

感激生乱亡,辛酸更愁绝。

长城句最苦,三读泪流血。

莫学蒙将军,功高家国灭。

诗词问答

问:读于濆诗的作者是谁?答:毕仲游
问:读于濆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毕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毕仲游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参考注释

遗藁

见“ 遗稿 ”。

千叶

(1).千代,千世。《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孰能本枝於千叶,重光於万祀。” 宋 无名氏 《<颜氏家训>序》:“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

(2).形容花瓣重迭繁多。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唐 皮日休 《惠山听松庵》诗:“千叶红莲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参见“ 千叶莲 ”。

(3).枝叶繁多。 唐 李颀 《魏仓曹东堂柽树》诗:“爱君双檉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作者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2) 创始之人

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雅辞

(1).平素的言语。《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天子以 伍被 雅辞多引 汉 之美,欲勿诛。”

(2).文雅的言辞。

劲气

(1).凛烈的寒气。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瓠谢屡设。”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凛劲气於丛楹,起凄风於洞穴。” 宋 苏辙 《王君贶生日》诗:“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

(2).谓刚强正直的气概。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正声谐《韶》《濩》,劲气沮金石。”《明史·杨俊民传》:“ 廷 守 苏州 时,人比之 赵清献 。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进,然终孱弱无劲气,未得为佳。”

方言。劲头,勇气。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认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败仗,就是还有些劲气,也不准再敢冒失进攻上来。”

感激

(1) 因为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有好感

感激不尽

我把电话打通了,他感激地谢了我。——《小桔灯》

(2) 对于施恩者怀有热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感激施舍

(3) 感动奋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乱亡

(1).败乱灭亡。《管子·明法》:“人主专以其威势予人,则必有劫杀之患;专以其法制予人,则必有乱亡之祸。”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平伯嬴》:“今君王弃仪表之行,纵乱亡之欲,犯诛絶之事,何以行令训民?”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犹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

(2).犹离乱。 唐 元结 《舂陵行》:“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清 方苞 《读<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自《君牙》以下六篇,皆 孔子 摭拾於乱亡之餘,非得之 周 室之史记也。”

辛酸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愁绝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长城

(1) 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流血

(1) 人或动物的血液从伤口流出

伤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负伤或牺牲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家国

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 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 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 超 假还东, 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 广平王 俶 、 郭子仪 来自 东京 ,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家国虽殊道自均,须知主僕即君臣。” 清 秋瑾 《满江红·感怀》词:“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由雪?”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城日倾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