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

作者:谢朓 朝代:南北朝

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原文

六宗禋配岳。
五畤奠甘泉。
整跸游九阙。
清箫开八埏。
锵锵玉銮动。
溶溶金障旋。
郊宫光已属。
升柴礼既虔。
福响灵之集。
南岳固斯年。

诗词问答

问: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的作者是谁?答:谢朓
问: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六宗

(1).古所尊祀的六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六宗为何神, 汉 以来诸说不一:(1) 汉 伏胜 、 马融 谓天、地、春、夏、秋、冬。(2) 汉 欧阳 、 大小夏侯 、 王充 谓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3) 汉 孔光 、 刘歆 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4) 汉 贾逵 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 汉 郑玄 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6) 三国 魏 刘劭 谓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7) 晋 王肃 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8) 晋 张髦 谓祖考三昭三穆。(9) 晋 司马彪 谓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 北魏 孝文帝 谓皇天大帝与五帝。参阅《书·舜典》 唐 孔颖达 疏、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虞书六宗义》。

(2).谓 汉 文帝 、 武帝 、 宣帝 、 元帝 、 明帝 、 章帝 。《后汉书·安帝纪》:“癸巳,告祀二祖、六宗。” 李贤 注:“六宗,谓 孝文 曰 太宗 , 孝武 曰 代(世)宗 , 孝宣 曰 中宗 , 孝元 曰 高宗 , 孝明 曰 显宗 , 孝章 曰 肃宗 。”

(3).佛教以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为六宗。其中,成实、俱舍二宗为小乘;其馀四宗另加天台、真言二宗,称大乘六宗。

五畤

又称 五畤原 ,在今 陕西 凤翔县 南。 秦 汉 时祭祀天帝的处所。《史记·孝武本纪》:“上初至 雍 ,郊见五畤。” 张守节 正义:“先是 文公 作 鄜畤 ,祭 白帝 ; 秦宣公 作 密畤 ,祭 青帝 ; 秦灵公 作 吴阳上畤 、 下畤 、祭 赤帝 、 黄帝 ; 汉高祖 作 北畤 ,祭 黑帝 ;是五畤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 成帝 建始 二年,罢 雍 五畤,始祀皇天上帝於 长安 南郊。”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整跸

犹警跸。指帝王出行时警戒、清道。《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饗歌》:“司陛整蹕,式道先驰。”

九阙

(1).指天宫。 南朝 齐 谢朓 《郊祀曲》:“整蹕游九闕,清簫开八埏。”

(2).指皇城。 唐 李白 《大猎赋》:“乃使神兵出於九闕,天仗罗于四野。”

八埏

八殥。《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埏,地之八际也。言德上达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际。”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道畅八埏,威加九域。” 宋 范成大 《桂林中秋赋》:“矧吾生之飘泊兮,寄蘧庐於八埏。” 清 魏源 《长沙别何积之》诗之二:“路长羽翼短,何时至八埏。”

锵锵

(1) 同“锵”

(2) 盛的样子

子将之陕,门人从者锵锵焉被于路。——《文中子》

(3) 高的样子

逾高阁之锵锵。——《后汉书》。李贤注:“锵锵,高貌也。”

(4) 行走的样子

出车槛槛,被练锵锵。——《文选·左思·吴都赋》

玉銮

(1).车铃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 奚期 吉甫 之徒鸣玉鑾於前;视之中古,则 相如 王褒 之属驰金羈於后。” 唐 张籍 《车逍遥》诗:“愿为玉鑾繫华軾,终日有声在君侧。”

(2).指仙佛或天子的车驾。 南朝 梁 沉约 《和竟陵王游仙》之一:“夭矫乘絳仙,螭衣方陆离。玉鑾隐云雾,溶溶纷上驰。”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玉鑾徐动,金轮晓庄,紫虬翼軑,緑驥腾驤。”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玉鑾登障远,云輅出花迟。” 清 纳兰性德 《曲阜》诗:“万骑新过 五父 衢,玉鑾停御璧池初。”

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金障

金色的障扇。帝王临朝或出巡的仪仗。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郊祀曲》:“鎗鎗玉鑾动,溶溶金障旋。” 唐 卢照邻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郊宫

天子祭天地的处所。《汉书·终军传》:“陛下盛日月之光,垂圣思於勒成,专神明之敬,奉燔瘞於郊宫。” 颜师古 注:“郊宫,谓 泰畤 及 后土 也。” 清 顾炎武 《感事》诗之五:“清蹕郊宫寂,春游苑籞荒。”

南岳

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礼。” 孔 传:“ 南岳 , 衡山 。”《汉书·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汉 《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 南岳 ,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尔雅·释山》:“ 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嵩山 为中岳。” 郝懿行 义疏:“ 霍山 在今 庐江 灊县 , 潜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汉武帝 以 衡山 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为 汉武 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岳矣。”

见“ 南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