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九首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寓言九首原文

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在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诗词问答

问:寓言九首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寓言九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王安石寓言九首书法欣赏

王安石寓言九首书法作品欣赏
寓言九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得君

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疵瑕

(1) 过失;缺点

(2) 责难;指摘

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

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祸衅

犹祸隙。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若委於臣下,则威福集於私门,祸衅积於王室。” 宋 曾巩 《应举启》:“虽兼树立之心,岂适通变之用,矧罹祸衅,屡抱忧哀。”

高语

(1).雅言。 宋 王安石 《寓言》诗之二:“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酧。”

(2).高声说话。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上书请赐对,高语争得失。” 清 曾国藩 《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室无纤埃,庭无高语。”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世患

世间的祸患。《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二:“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以 老子 之懦弱谦下,而终不涉乎世患。视世之騖於功利名誉之徒,其贤则多矣。”

自觉

(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一齐

同时

楚人咻

《孟子·滕文公下》:“有 楚 大夫於此,欲其子之 齐 语也……一 齐 人傅之,众 楚 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 齐 也,不可得矣。” 赵岐 注:“咻之者,嚾也。” 楚 人咻,谓周围 楚 音喧嚷。比喻所处环境不好,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宋 王安石 《寓言》诗之二:“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如无一 齐 人,以万 楚 人咻,云復学 齐 言,定復不可求。”亦省作“ 楚咻 ”。 清 李渔 《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随行婢僕皆南人,众音嘈嘈,我方病若 楚 咻。”

复学

休学或退学后再上学。

齐言

(1).盟誓之辞,统一的言辞。《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是夜也, 赵孟 及 子晳 盟以齐言。” 杨伯峻 注:“以齐言者,统一盟辞,至盟时不得覆讼争也。”

(2).讲 齐国 的方言。《韩诗外传》卷四:“ 楚 之狂者 楚 言, 齐 之狂者 齐 言,习使然也。” 汉 贾谊 《新书·保傅》:“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於 齐 之不能不 齐 言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仁义

(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在野

原指不在朝做官,后也指不当政

在野派

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难行

(1).不易做到。《韩非子·八经》:“法之所外,虽有难行,不以显焉。”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唐 韩愈 《江汉答孟郊》诗:“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共有三十餘滩,石大滩险难行。”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 * 》:“何独至於佛而疑之,旷大刼来修难行苦行,成等正觉,为圣中至圣。”

累身

(累,今读léi)带累自身。《列子·杨朱》:“ 原宪 窶於 鲁 , 子贡 殖於 卫 , 原宪 之窶损生, 子贡 之殖累身。”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尝灭,而色不得以常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