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和卿还京

作者:杨时 朝代:宋代

送向和卿还京原文

江湖多秋风,惝恍夜不眠。
念子将北归,起视明星悬。
君平翠虯姿,耸身苍梧渊。
高步隘八区,凌风上青天。
妙质蕴荆璞,宁须事磨镌。
赠言以为别,妄意追前贤。
圣言乃常珍,含咀真味全。
奇辞暂时好,过眼如飞烟。
洁身忌廉洁,触物冥虚船。
吾方病羸茶去一},市药还自怜。
明日隔长陂,相望空惘然。

诗词问答

问:送向和卿还京的作者是谁?答:杨时
问:送向和卿还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时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风

秋天的风

惝恍

(1) 失意;不愉快

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屈原《远游》

(2) 模糊不清;恍惚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史记》

子将

唐 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 唐 陈子昂 《谢衣表》:“卒士被伤,子将多死。”《新唐书·玄宗纪》:“﹝ 开元 四年六月﹞癸酉, 大武军 子将 郝灵佺 杀 突厥 默啜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子将,小将也。 唐 令制,每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子将八人,资其分行阵,辩金鼓及部署。”

明星

有名的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旧时也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

电影明星

足球明星

全明星阵容

全明星队

交际明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君平

汉 高士 严遵 的字。隐居不仕,曾卖卜于 成都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诗:“ 君平 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沉辽 《初创二山》诗:“得此化餘年,不问 君平 卜。”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词:“试把灵槎、归路问 君平 。” 李光 《感事寄秋叶用原韵》:“侘傺君犹怜 正则 ,升沉我不问 君平 。”

耸身

纵身向上

他耸身跃上矮墙

高步

(1).阔步,大步。 晋 左思 《咏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许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琴书敦宿好,高步蹈 颜 曾 。”

(2).犹高蹈。指隐居。 唐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隽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莱 。”

(3).超群出众。 唐 颜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间,以方严见惮。”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 成化 以还,诗道旁落, 唐 人风致,几於尽隳。独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 李 何 ,厥功甚伟。”

八区

(1).八方;天下。《汉书·扬雄传下》:“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於八区。” 颜师古 注:“八区,八方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宋 王安石 《寓言》诗之十一:“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

(2).指 汉 代的八宫院。《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倢伃》“为倢伃,居 增成舍 ” 唐 颜师古 注:“后宫有八区, 增成 第三也。”按,八区为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驩 、 兰林 、 披香 、 凤凰 、 鸳鸾 。见 汉 张衡 《西京赋》。

(3).泛指宫院。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八区内侍,厌直御史之庐。”

凌风

驾着风。 唐 韩愈 《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十:“竚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正是他们在那一面凌风飘动的党的红旗引导下,在战斗最前哨。”

淩風:乘风。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妙质

美的资质、才德。 汉 祢衡 《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 晋 陆云 《与陆典书》:“唯大人挺自然之妙质,禀渊姿之弘毅。”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虽有美才妙质,卒归於无所用之地。”

荆璞

(1).指 楚 人 卞和 从 荆山 得的未经雕琢的璞玉。 晋 傅玄 《傅子·阙题》:“必得 崑山 之玉而后宝,则 荆 璞无夜光之美;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则 随侯 无明月之称。” 唐 张惟俭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诗:“自将 荆 璞比,不与 郑环 同。”

(2).比喻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承侔 卞和 ,质非 荆 璞。”《晋书·戴邈传》:“又贵游之子……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加磨莹之功, 荆 璞发採琢之荣,不亦良可惜乎!”

赠言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妄意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诗》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前贤

前代的贤人或名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单豹 养於内而丧外, 张毅 养於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清 龚自珍 《歌哭》诗:“西邻弔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十一:“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常珍

(1).谓日常所食皆为珍馐。

(2).指常食的美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

含咀

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沉吟典礼,优游方册,饜飫膏腴,含咀肴核。”《梁书·王筠传》:“昔时幼壮,颇爱斯文,含咀之间,倐焉疲暮。”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列朝诗集》:[ 文正 ]( 李东阳 )含咀宫商,以纳和雅。”

真味

(1).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久,方识真味。”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们只是没有尝到教育事业的真味罢了,一旦尝到这人世间至高至上的真味,那就硬教他们淡漠也决不肯了。”

(2).指味道纯正的食品。 宋 朱熹 《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鉢有真味。”

(3).指食物本来的味道。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饮食》:“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

时好

世俗的爱好。《汉书·货殖传》:“士设反道之行,追时好而取世资。”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然时非其时,人非其人,上意所向,从风而靡,士大夫欲追逐时好,从非其学,亦将矫入此门。”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主要是画时装美女,色彩鲜艳,极投时好。”

过眼

(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飞烟

(1).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2).上等烟。 清 赵之谦 《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洁身

使自己保持清白

洁身守道

廉洁

(1)

(2) 清白高洁,不贪污

廉洁奉公

(3) 女子品行端正,为人贞洁

廉洁之风

触物

接触景物、事物。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唐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冥虚

指太空。 晋 支遁 《述怀》诗之一:“翔鸞鸣 崑 崿,逸志腾冥虚。”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望空

犹言望白署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吕延济 注:“望空谓不识是非,但望空署白而已。”

(1).谓凭白无据。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箇罪名儿。”

(2).向着空中。《四游记·玉帝设宴会群臣》:“ 刘天君 大喜,望空拜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 广东 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

惘然

失意的样子;心情迷茫的样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