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原文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
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
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
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
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
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诗词问答

问:《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00-17

参考注释

天色

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看天色怕要下雨

天色不早,你该走了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油油

(1).形容浓密而饱满润泽。《尚书大传》卷二:“﹝ 微子 ﹞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晋 束晳 《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厥草油油。” 唐 卢纶 《送从叔牧永州》诗:“郡斋无事好閒眠,秔稻油油緑满川。” 清 孙枝蔚 《马食禾代田家》诗:“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马上陇头。”

(2).流动貌。常形容云、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油油,云行貌。”《楚辞·刘向<九叹·惜贤>》:“ 江 湘 油油,长流汩兮。” 王逸 注:“油油,流貌也。” 景耀月 《长歌行》:“浮云西起何油油,短角哀瑟清且遒。”

(3).和悦恭谨貌。《礼记·玉藻》:“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郑玄 注:“油油,説敬貌。” 明 高攀龙 《冯敬山翁暨钱孺人伉俪七十序》:“翁乃轩髯而笑曰:‘有是哉?吾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油油于此也,一日而称千秋也可。’” 清 钱谦益 《徐元修墓志铭》:“善饮酒,与之饮,未尝不醉;三爵之后,油油衎衎如也。”

(4).众多貌;广大貌。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惠 曰:‘油油之民,将陷於害,吾能已乎。’” 唐 崔禹锡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

(5).悠然自得貌。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且彼为彼,我为我,彼虽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与之处,仕於下位。”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人心良戚戚,我独乐油油。”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 元善 当时汹汹,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姦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闻斯学为庆。”

(6).忧思貌。 唐 邹绍先 《湘夫人》诗:“日落水云里,油油心自伤。”

轻舟

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一叶轻舟

缴绕

(1).谓说理、行文或问题、事情等纠缠不清。《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缴绕,犹缠绕,不通大体也。” 唐 白居易 《早梳头》诗:“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端绪缴绕,猝不得分明。” 徐玉诺 《一只破鞋》:“那战事的高兴,和纸牌的沉醉,如梭一般缴绕我的思想里。”

(2).缠扰不休。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五姑》:“我平生为汝累,今死矣,尚復缴绕我。”

(3).围绕;缠绕。 唐 元稹 《江边四十韵》:“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长蛇》:“家人有覘见者,熟视之,乃为长蛇,缴绕数匝,特吐舌於女唇吻中。”

(4).引申为曲折迂回。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韩康伯 注:“物,事也。”

(2).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3).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

(4).时节景物。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谭献 《<唐诗录>序》:“揽时物之迁变,感家室之仳别。”

真元

(1).谓玄妙。 唐 应物 《题化城寺》诗:“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2).指人的元气。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时物欣外奬,真元随内修。” 宋 苏辙 《病退》诗:“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梦游何有乡。”元,一本作“ 源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今子与幽阴之魅同处而不知,邪秽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尽,灾眚来临,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为黄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缘》第五六回:“夜夜发烧无气力,朝朝减食损真元。”

(3).指本性。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鍊出金丹固。” 徐朔方 校注:“真元,本性。”

支节

(1).四肢。《尉缭子·攻权》:“将帅者,心也;羣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 莽 身,支节肌骨臠分。”

(2).指四肢关节。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煬帝 沉湎失度,每睡,须棰顿劳动力就一梦。侍儿 韩俊蛾 尤得意,每就枕,必令振耸支节。”

(3).从属次要之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却,须又从事亲的良知上去扩充将来,如此,又是脱却本原,着在支节上求了。”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爰本斯旨,述其大事,而以其他支节附见焉。”

(4).细碎,繁琐。 唐 元稹 《苦雨》诗:“又提精阳剑,蛟螭支节屠。” 清 陈鳣 《对策》卷四:“至于《礼志》,合郊祀、祭祀、朝会为一门,以省支节。”

(5).谓意外的麻烦。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曾未半年,已有刻薄臣竂,强生支节,析文破敕,妄作申请,致有上项续降圣旨。”

旷怀

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风车

(1) 利用风力驱动的机械装置

(2) 一种玩具,由纸或塑胶制的叶片,松弛装在杆的末端,能在风中旋转

野马

(1)

(2) 未经人驯养的马,如蒙古野马(又名普氏野马Przhevalski’s horse)

(3)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马

(4) 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八荒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开颜

露出微笑

孩子们个个笑开颜

陆浑

古地名。也称 瓜州 ,原指今 甘肃 敦煌 一带。 春秋 时 秦 晋 二国使居于其地之“ 允 姓之 戎 ”迁居 伊川 ,以 陆浑 名之。 汉 置县。 五代 废。故城在今 河南省 嵩县 东北。《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於 陆浑 ,东至於 卫 ,侵盗暴虐中国。”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一为‘陆邑’。” 司马贞 索隐:“《春秋左氏》:‘ 秦 晋 迁 陆浑 之 戎 于 伊川 。’ 杜预 以为‘ 允 姓之 戎 居 陆浑 ,在 秦 晋 之间,二国诱而徙之 伊川 ,遂从 戎 号,今 陆浑县 ’是也。”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陆浑 桃花间,有汤沸如烝。”

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宝珠

(1).贵重的珍珠。《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 中山 之盗也。”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虽有宝珠,无路致之。” 宋 苏轼 《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此身性海一浮沤,委蜕如遗不自收,戒光定力相烝休,结为宝珠散若旒。”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志真珠》:“ 高邮 甓社湖 中昔产珠蚌,有极大蚌如门扉,中含宝珠如拳,每当望夕,其光与日争辉。”《中国民间故事选·合浦珠还》:“这海里有一颗宝珠,专在夜里发光,真是无价之宝。”

(2).花名。山茶的一种。亦称“ 宝珠茶 ”、“ 宝珠山茶 ”。《广 * ·花谱二十·山茶》:“有鹤顶茶、玛瑙茶、宝珠茶、杨妃茶、焦萼白宝珠……不可胜数,就中宝珠为佳。” 鲁迅 《野草·雪》:“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3).花名。茉莉花的一种。即宝珠小荷花。《广 * ·花谱二二·茉莉》:“有草本者,有木本者,有重叶者,惟宝珠小荷花最贵。” 宋 王十朋 《末利花》诗:“日莫园人献宝珠,化成千亿小芙蕖。”

顶戴

(1)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分别饰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称“顶带”

(2) 感激

举家顶戴不尽

(3) 敬礼

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