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夷仲检讨祀社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与王夷仲检讨祀社原文

残夜露如雨,秋气凄以分。
墙西云正黑,跕跕堕金盆。
良耜酢西成,豆笾蓊芳芬。
去年岁大祲,小家甑生尘。
疫鬼投其巇,虐甚溺与焚。
皇慈降清问,下招离散魂。
调糜鬻药石,黑簿回春温。
德馨典神天,秋稼如云屯。
社公亦塞责,醉此丰年樽。
神兮率旧职,为国忧元元。
自今岁其有,驱疠苍烟根。

诗词问答

问:与王夷仲检讨祀社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与王夷仲检讨祀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残夜

夜将尽时。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海日生残夜, 江 春入旧年。”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范成大 《虎牙滩》诗:“步头可檥船,安稳睡残夜。”

如雨

(1).形容多。《诗·齐风·敝笱》:“ 齐 子归止,其从如雨。” 毛 传:“如雨,言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2).谓别后很难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凄苦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正黑

纯黑色。《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三国 吴 陆玑 疏:“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 明 刘基 《活水源记》:“有小鰿鱼,色正黑,居石穴中。”

跕堕

(1).坠落。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佃游》:“鴈闻弦而跕堕,猿抱木而啾啁。” 唐 刘禹锡 《楚望赋》:“翔禽跕堕,呀咮垂翅。”

(2).指死于瘴疠之气。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虽怀跫然喜,岂免跕堕忧。”

金盆

(1).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南史·海南诸国传·扶南国》:“王坐则偏踞翘膝,垂左膝至地,以白叠敷前,设金盆、香鑪於其上。”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金盆浴未了,綳子绣初成。”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五:“丛丛洗手遶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

(2).比喻太阳或圆月。 宋 杨万里 《携酒夜觅罗季周》诗:“淡月轻云相映着,浅黄帕子裹金盆。”

西成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豆笾

祭器。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书·武成》:“丁未,祀于 周 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籩。” 蔡沉 集传:“豆,木豆;籩,竹豆。祭器也。”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惟馨展礼,爰列豆籩。” 明 李东阳 《郊坛分献再得四渎》诗:“羽衣道士通仪节,白髮牺人説豆籩。” 清 戴名世 《敕授承德郎刘公墓志铭》:“生典型,死豆籩;葬同穴,有贤媛;固其藏,千万年。”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大祲

见“ 大侵 ”。

小家

(1). 周 代卿、大夫采地之小者。《墨子·兼爱下》:“若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也。”

(2).低微人家;穷苦人家。《管子·山国轨》:“臣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后汉书·陈蕃传》:“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 明 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诗:“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 梁尚宾 一来是个小家出身,不曾见恁般富贵样子。”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船女奇缘》:“ 阿巧 者,故小家女也。”

(3).小流派;小作家。《荀子·正名》:“小家珍説之愿皆衰矣。”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鍊格也,自 曹 、 鲍 、 陶 、 谢 、 李 、 杜 、 韩 、 苏 ,讫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甑生尘

见“ 甑尘釜鱼 ”。

疫鬼

散布瘟疫的鬼神。古代迷信,以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礼》曰: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牧童在牛圈闻有扣门者,急起视之,见壮夫数百辈,皆披五花甲,著红兜鍪,突而入。既而隐不见,及明,圈中牛五十头尽死。盖疫鬼云。”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凡鬼皆依附墙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

皇慈

皇上的仁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过承宠灵,閔点暇日;徒抱皇慈,无充横草。” 唐 白居易 《社日谢赐酒饼状》:“空荷皇慈,岂伸丹慊。” 宋 欧阳修 《青州谢上表》:“敢期上惻於皇慈,未忍遽捐於旧物。”

清问

清审详问。《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孔 传:“ 帝尧 详问民患,皆有辞怨於 苗 民。” 孔颖达 疏:“ 帝尧 清审详问下民所患。”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虔恭上帝,东朝悬待諫之旌;清问下人,南面听登闻之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徵君 ﹞躬身奏道:‘臣蒙皇上清问,一时不能条奏;容臣细思,再为启奏。’”

离散

(1).分离;分散。《逸周书·时训》:“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蹈清漺之危跡兮,躡离散之轻微。”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离散,则有《陟岵》之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但室人离散,求借洪威,更赐瓦全。” 李大钊 《大哀篇》:“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2).涣散。《尉缭子·兵令上》:“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唐 柳宗元 《非国语·黄熊》:“凡人之疾,魄动而气荡,视听离散,于是寐而有怪梦。”《明史·太祖纪一》:“时 元 守兵单弱,且闻中原乱,人心离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朱忠庄公遗疏》:“我国家金甌全盛,不谓人心离散,财用困穷,一至于此。”

药石

古时指冶病的药物和砭石,后比喻规劝别人改过向善

供其药石之费。——《周书·李弼传》

孟孙之恶我也,药石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春温

(1)

(2) 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3) 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增补评注温病条辨》卷一:“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病于春者,亦曰春温。”

曾经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德馨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神天

(1).谓神与上天。《书·多方》:“克堪用德,惟典神天。” 孔 传:“言 周文 、 武 能堪用德,惟可以主神天之祀任天王。” 宋 陈大猷 《<尚书集传>或问》:“可为神与天之主,山川宗社之得其安,三光寒暑之得其序,皆人君有以主之。”

(2).指天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负心的,神天放不过。休么奴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此皆神天福佑,故此买福物酬谢。”

秋稼

秋季的庄稼。《后汉书·安帝纪》:“今年秋稼茂好,垂可收穫,而连雨未霽,惧必淹伤。” 唐 刘禹锡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诗:“ 长安 铜雀鸣,秋稼与云平。”《新唐书·五行志一》:“ 大历 六年八月,连雨,害秋稼。”

云屯

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丽 汉 轴,云屯 冀 马。”《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鬱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 灞 上,云屯 陇 下。”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三:“ 居庸 千尺 蓟门 低,八部云屯散马蹄。” 陈毅 《赣南游击词》:“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社公

(1).旧谓土地神。《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 孔颖达 疏引 汉 许慎 曰:“今人谓社神为社公。”《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 宋 范成大 《与王夷仲检讨祀社》诗:“社公亦塞责,醉此丰年樽。”《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但见土墙砌的三尺高,一个小小庙儿。庙中社公坐于傍边。”

(2).旧俗用以称生而眉发白、面颜赤的男子。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又有头如雪而肌肉纯白者,或者以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 知常 ( 刘知常 )始生,皓首赭面,里俗谓之社公儿。”

(3). 宋 李涛 的小字。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五代 李涛 有《春社从李昉求酒》诗云‘ 社公 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涛 性疏达不羈,善谐謔,与朝士言,亦多以 社公 自名,闻者无不以为笑。”

塞责

(1)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敷衍塞责

(2) 尽责

报德塞责

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率旧

谓遵循旧制。语出《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后汉书·张衡传》:“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

国忧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2).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3).指国丧。《后汉书·窦宪传》:“ 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 章帝 崩也。”

元元

平民;老百姓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义》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驱疠

亦作“ 驱厉 ”。驱除疫病。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却拾焦头迭牀底,犹有餘威可驱癘。” 清 张云锦 《赛神行》:“薰风吹柳春已酣,家家卧病同 吴 蚕。市魁好事欲驱厉,神道设教威灵覃。”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