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张尉隐斋

作者:杨杰 朝代:宋代

留题张尉隐斋原文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市朝心隐不隐身,山林未必忘名利。

夜来月明竹声细,隐斋主人留客醉。

四更客未醒,主人促车骑。

客笑主人劳,不顾隐之意。

君不见梅福曾作尉氏官,庄周亦为漆园吏。

诗词问答

问:留题张尉隐斋的作者是谁?答:杨杰
问:留题张尉隐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杰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杰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林薮

(1).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 唐 李白 《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周党麟 跱于林藪,而无损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钱起 《送褚人落第东归》诗:“ 汉 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藪。” 清 金农 《蒲州刘高士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汉 班固 《典引》:“是时圣上……屡访群儒,諭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僕射 ,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注:“国初左僕射 萧瑀 及 许善心 、 杨素 、 褚安福 家并进图画,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朝市

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 * 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市朝

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

隐身

(1).不露身份。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一》:“初, 耳 餘 为刎颈交,俱隐身为里监门, 餘 常父事 耳 。”

(2).犹隐居。隐而不出。《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 桓 乃慨然叹曰:‘使 桓 生行死归,於诸子何有哉!’遂隐身不出。” 唐 陈子昂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序:“吾无用久矣,进不能以义补国,退不能以道隐身。”

(3).隐蔽身体。 唐 皎然 《投知己》诗:“若为令忆 洞庭 春,上有閒云可隐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荔姐 ﹞顾见一人追之急,度是 * ,而旷野无可呼救。乃隐身古冢白杨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二:“二十四日敌机袭 宋埠 ,弹落隐身处约二十公尺。”

(4).隐匿身形。 元 伊世珍 《瑯环记》卷上:“ 主父 既胡服,夜恒独观天象。一夕见有神人自天而降。 主父 拜之,覩其状貌,端庄艷丽,面有光辉,手指如玉,音声清亮。授 主父 以元女隐身之术,九鍊变骨之丹。”《西游记》第六回:“ 李天王 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 灌江口 去也。’”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忘名

不慕声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斋主

僧、道的施主。《楞严经》卷一:“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不説这里斋主备办,且説大罗仙界有一真人,号曰 紫阳真君 ,於仙界观见 陈辛 奉真斋道,好生志诚。”

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车骑

(1) 成队的车马

臣布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古代将军的名号,汉代有车骑将军

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尉氏

(1).古代掌刑狱之官,即司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弃 书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归死於尉氏,不敢还矣。”《汉书·地理志上》“ 尉氏 ”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狱官曰尉氏。”

(2).县名。《汉书·地理志上》:“ 陈留郡 …… 封丘 、 长罗 、 尉氏 。” 颜师古 注:“ 臣瓚 曰:‘ 郑 大夫 尉氏 之邑,故遂以为邑。’ 郑 大夫 尉氏 亦以掌狱之官故为族耳。 应 説是也。”

庄周

即庄子,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漆园吏

指 庄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尝为 蒙 漆园 吏。”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宋 梅尧臣 《夏虫》诗:“寄言 漆园 吏,已知鵾与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