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热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夜热原文

触热行万里,烦促讵可论。
泊船鄂州步,终日如炮燔。
摇扇腕欲脱,挥汗白雨翻。
推枕再三起,散发临前轩。
秋近更漏长,天旱星宿繁。
甘澍何时来?太息忧元元。

诗词问答

问:夜热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夜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触热

(1).冒着炎热。 汉 崔駰 《博徒论》:“﹝博徒﹞乃谓曰:‘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 唐 杜甫 《送高书记》诗:“借问今何官,触热向 武威 ?” 清 无名氏 《燕台口号》之十六:“往来触热人告许,一晌心凉恐未能。”

(2).比喻烦躁易怒。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从今后无倒断嗟呀怨咨,我去这触热也似官人行将礼数使。”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烦促

迫促。《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一》:“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餘。” 张铣 注:“烦促,急迫也。” 宋 苏辙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诗:“琳宫仙伯自閒暇,幕府麄官苦烦促。” 清 方苞 《读<王风>》:“十篇之中,淫志溺志、敖辟烦促之音,无一有焉。”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炮燔

烧烤。 宋 苏轼 《送鲁元翰知卫州》诗:“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宋 苏辙 《臣事策》下四:“﹝圣人﹞教之炮燔、烹飪、嫁娶、生养之道,使皆得其志,是以天下安其法而不怨。”

摇扇

(1).迅疾。《方言》第二:“摇扇,疾也。 燕 之外鄙 朝鲜 洌水 之閒曰摇扇。”《广雅·释诂一上》:“摇扇,疾也。” 王念孙 疏证:“摇、扇皆有疾义也。”

(2).动摇,煽动。《旧唐书·文宗纪上》:“ 王智兴 奏部下将 石雄 摇扇军情,请行朝典,乃长流 白州 。”

挥扇。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

白雨

(1).暴雨。 唐 李白 《宿鰕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宋 陆游 《大雨中作》诗:“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溼。” 明 何景明 《黑龙潭》诗:“白雨遥从白日来,黑云低映 黑龙臺 。”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六月,白雨足。” 沙汀 《困兽记》十八:“他每天下午都要钓鱼,逢到打过白雨,就上山捡菌子。”《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下白雨,娶龙女。”原注:“凡大晴天忽下暴雨称白雨,也叫白撞雨。”参见“ 白撞雨 ”。

(2).雹的别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关中 谓雹为白雨。”《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六月六,白雨足。”原注:“白雨,即雹。南方称雹为白雨,盛夏益多。”

三起

(1).兴于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吾闻圣主所取仪,金天之大经,三起而成,四转而终。”

(2).三次发射。《晋书·庾翼传》:“师次 襄阳 ,大会僚佐,陈旌甲,亲授弧矢,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遂三起三叠,徒众属目,其气十倍。”

(3).三度兴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 鲁庄公 好宫室,一年三起臺。”

(4).指蚕三眠而起。 宋 陆游 《甲子日晴》诗:“垄麦行可获, 吴 蚕亦三起。”

散发

(1) 分散发出

散发调查表

(2) 释放出某种东西

散发一股臭气

(3) 披散着头发,指解冠隐居

散发绝世

更漏

(1) 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

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 唐· 李肇《国史补》

(2) 又用以指夜晚的时间

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唐· 许恽《韶州驿楼宴罢》

天旱

谓久不雨。《淮南子·本经训》:“天旱地坼,凤皇不下。”《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时天旱, 倪 问 輅 雨期, 輅 曰:‘今夕当雨。’”

星宿

(1)

(2) 中国古时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3) 星的动态,尤指占星术中一个人诞生时决定其命运或一生状况的星宿

甘澍

甘雨。《后汉书·段颎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 宋 刘子翚 《新凉》诗:“喜兹甘澍足,普润无遗墟。” 明 高启 《赠步炼师祷雨》诗:“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太息

(1)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元元

平民;老百姓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