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伯董入总幕

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送王伯董入总幕原文

几窗缠结习,翰墨绿殊勋。
未入三山直,当空万马群。
挽眉聊绿水,展脚是青云。
五十头如漆,功名不放君。

诗词问答

问:送王伯董入总幕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送王伯董入总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名句大全

李流谦送王伯董入总幕书法欣赏

李流谦送王伯董入总幕书法作品欣赏
送王伯董入总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结习

(1).佛教称烦恼。《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孤策独騖,莫知所限;结习纷纶,一随理悟。”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一:“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 清 龚自珍 《观心》诗:“结习真难尽,观心屏见闻。”

(2).多指积久难除之习惯。《花月痕》第十回:“所幸诗文嗜好,结习已深,倘得问字学书,当亦三生有幸!”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致她来信说我‘诗人结习未除,幻想太高’。”

墨绿

深绿色。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她身上穿的是浅绿色素绉绸的长夹衣,沿着三道一分半宽的墨绿色缎边。” 峻青 《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不仅是种上了,而且长得很好,禾苗墨绿墨绿的又壮又旺。”

殊勋

特出的功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董昭 等谓 太祖 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隋 李德林 《天命论》:“ 太祖 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 魏 室,建茂绩于 周 朝。” 宋 杨万里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诗:“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共扶真主,各建殊勋。”

未入

见“ 未入流 ”。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当空

在空中

马群

指一群同族野马,包括一匹公马、几匹母马和一些幼驹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十头

口语,指每月的十一日到十九日。意为十日出头。 宋 欧阳修 《与大寺丞书》之十:“二哥十头出京,三五日到家。” 清 翟灝 《通俗编·数目》:“‘十头二十头’……按:自十一至十九日,俗皆谓之十头。二十一至二十九日,皆谓之二十头。 北宋 时有斯言矣。”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