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经筵有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仲春经筵有述原文

讲筵重启仲之春,书义经言细绎循。

知者乐而仁者寿,在知人复在安民。

崇文讵祗诠其语,实力犹应行以身。

高阁虽云落成久,书成四库庆斯真。

诗词问答

问:仲春经筵有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仲春经筵有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仲春经筵有述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七

2. 是日进讲论语知者乐仁者寿书经在知人在安民之句

参考注释

讲筵

(1).讲经、讲学的处所。 南朝 梁 陆云公 《御讲般若经序》:“犍椎既鸣,讲筵将合,重肩絓轂,填溢四门。” 唐 任蕃 《梦游录·樱桃青衣》:“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 卢子 方诣讲筵,倦寝。” 清 赵翼 《白鹿洞书院》诗:“ 晦翁 守 南康 ,踵旧开讲筵。” 郁达夫 《日本谣》之八:“扫眉才子众三千, 万里桥 边起讲筵。羡煞传经诸 伏 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2).特指天子的经筵。 明 李东阳 《闻青谿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孙承宗殉节》:“ 承宗 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剴直。”

义经

正道。《逸周书·太子晋》:“国诚寧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南史·孔灵符传》:“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师》诗:“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2).有恩情的人。《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郑玄 注:“仁,有恩者也。” 孔颖达 疏:“孝子居丧,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可以观其知爱亲也,若不爱亲,则非仁恩也。”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大日经疏》卷四:“梵音尔儞,名为仁者。”《法华经·序品》:“四众龙神,瞻察仁者。”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崇文

(1).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 李暠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 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实力

实际的力量

军事实力相当

应行

犹颜行。指首行,前行。应,通“ 颜 ”。《韩诗外传》卷七:“后 吴 兴师攻 楚 ,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 许维遹 集释:“‘应行’犹颜行,其义为首行、前行也。应,金文作‘雁’,《毛公鼎》‘雁受大命’,犹《逸周书·祭公篇》‘应受天命’……‘雁’与‘颜’声类同,得相通假。”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落成

古代宗庙、宫室盖好时所行的祭礼。始成的意思

凡房屋建造完成都叫落成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