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原文

温室清梦回,宫漏夜未央。

淅沥闻枕上,衾帱觉微凉。

昨夕净纤云,我无其雨望。

问之果称雨,疏密作势长。

前日风吹云,冀泽方徬徨。

春郊纵润溽,先忧繄我常。

沾洒非所期,庆慰遑敢康。

诗词问答

问:夜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夜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

参考注释

温室

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

清梦

犹美梦。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 人的清梦!”

宫漏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宋 欧阳修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元顺帝 自制宫漏,藏壶匱中,运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夜未央

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孔颖达 疏:“谓夜未至旦。”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宋 杨万里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 清 吴嘉纪 《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

淅沥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枕上

(1).床上。 唐 岑参 《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 南数千里。” 宋 陆游 《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秋风萧瑟》:“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清晨一开门,一阵风从西吹来,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

(2).指梦中。 宋 萧东夫 《吕公洞》诗:“枕上功名祇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

衾帱

被子和帐子。泛指卧具。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何必同衾幬,然后展慇勤。”《文选·潘岳<寡妇赋>》:“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幬以叹息。” 张铣 注:“衾,被;幬,帐也。”

纤云

微云;轻云。《文选·傅玄<杂诗>》:“纤云时髣髴,渥露霑我裳。” 张铣 注:“纤,轻也。”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宋 秦观 《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郁达夫 《薄奠》上:“在南方无论如何晴快的日子,天上总有一缕薄薄的纤云飞着。”

其雨

希望下雨。《诗·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朱熹 集传:“其者,冀其将然之词。”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二:“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疏密

(1) 稀疏与稠密

疏密不匀的排列

(2) 疏远与亲密

不间疏密

(3) 松散与坚密

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沈括《梦溪笔谈》

作势

装出做某种动作的姿势

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吹云

(1).吹起云气。 汉 焦赣 《易林·复之恒》:“雨师驾駟,风伯吹云; 秦 楚 争强,施不得行。” 三国 魏 曹植 《吹云赞》:“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鬱。” 唐 刘禹锡 《边风行》:“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2).鼓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鼓,一名吹云。”

(3).国画中画云技法之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溼綃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徬徨

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一更已后,未寝,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宁貌。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我时兀坐惊舂撞,揽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拼命挣扎了许久,急得汗出如浆,心也徬徨无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润溽

湿润。《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郑玄 注:“润溽,谓涂溼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暑宜乾也,而值六月,则土反润溽。”

沾洒

水珠洒落浸湿。多指流泪。 唐昭宗 《菩萨蛮》词:“飘飘且在三峯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每祗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明 陆采 《明珠记·送愁》:“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粉壁练裙沾洒徧,墨汁酒痕都有。”

霑灑:1.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 唐 杜甫 《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霑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2).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洒。” 

所期

期望。《梁书·王锡传》:“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南史·蔡约传》:“今用卿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庆慰

庆贺慰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 吉 ( 于吉 )必见原,并往庆慰。”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伏审祗膺詔检,入奉经筵,伏惟庆慰。”《红楼梦》第十六回:“见面时彼此悲喜交集,未免大哭一塲,又致庆慰之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