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阁叠庚子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文汇阁叠庚子韵原文

天宁别馆书楼耸,向已图书贮大成。

遂以推行庋四库,况因旧有匪重营。

西都七略江干现,东壁五星霄际擎。

却待钞完当驿致,文昌永古焕重甍。

诗词问答

问:文汇阁叠庚子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文汇阁叠庚子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文汇阁叠庚子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

2. 此阁成于庚子亦仿范氏天一阁之式为之曾颁贮古今图书集成全部

参考注释

别馆

(1) 帝王在京城主要宫殿以外的备巡幸用的宫室;离宫别馆

(2) 别墅

(3) 招待宾客的住所

书楼

(1).供藏书读书的楼房。 唐 王建 《郭家溪亭》诗:“妆阁书楼倾侧尽,云山新卖与官家。”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咏》:“青纱臺上起书楼,緑藻潭中繫钓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 梁兄 ,这里不是说话之处,请到小妹书楼小坐。”

(2).博学者的雅号。《新唐书·李磎传》:“ 磎 好学,家有书至万卷,世号 李书楼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楼者( 李蹊 号 李书楼 )。”

图书

(1)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2)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3)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4) 指河图洛书

(5) 图册

大成

(1).大的成就。指事功。《易·井》:“元吉在上,大成也。” 孔颖达 疏:“上六所以能获元吉者,只为居井之上,井功大成者也。”《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郑玄 笺:“大成,谓致太平也。”

(2).大的成就。指学问。《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3).大的成就。指道德。《孟子·万章下》:“ 孔子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赵岐 注:“ 孔子 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 明 方孝孺 《崔浩》:“若圣贤之大成,则岂如斯而止哉。”

(4).完备。《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5).特指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相当完备。 宋 秦观 《韩愈论》:“ 杜 氏、 韩 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歟!” 陈垣 《<史讳举例>序》:“ 海寧 周广业 ……著《经史避名滙攷》四十六卷,可谓避讳史料之大成也。”

(6).复姓。古代有 大成执 。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推行

(1) 推广实行

推行新政策

(2) 推动物体向前

村民有弋凫者,善用排枪,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发百中,佥呼之为雁户。——清· 薛福成文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镐 ,至 成王 时别营 洛邑 为 东都 ,因称 镐京 为 西都 。《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2) 新莽 始建国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常安 ( 新莽 改 长安 为 常安 )为 西都 。(3) 东汉 都 洛阳 ,因称 西汉 旧都 长安 为 西都 。 汉 班固 《西都赋》:“ 汉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实惟 长安 。”(4) 唐 显庆 二年(657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5) 唐 宝应 元年(762年)以 凤翔府 为 西都 ,不久罢。(6) 五代 梁 开平 元年(907年)建都 开封府 ,号 东都 ,因改 唐 东都 河南府 为 西都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923年),复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又称 西都 ,至 晋 天福 三年(938年)罢。(8) 五代 吴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宁府 ,因称 江都府 为 东都 , 江宁府 为 西都 。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以 建康 为 西都 , 广陵 为 东都 。”(9) 北宋 以 洛阳 为陪都,因在 开封 西,故称 洛阳 为 西都 。 宋 梅尧臣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诗:“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

(2). 西汉 的代称。

七略

书名。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西汉刘歆编辑宫廷藏书,分成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七类。故称《七略》。

七略四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江干

江边,江畔

东壁

(1).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2).指东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二:“去时无一物,东壁掛胡牀。”

(3).指东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贽 《南询录叙》:“ 赵老 以内翰而为诸生谈圣学於东壁,上人以诸生而为诸生讲举业於西序。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

(4).东边。《水浒传》第七六回:“东壁一队人马,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

(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 晋 张华 《杂诗》:“东壁正昏中,固阴寒节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东壁东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离宫在南则壁在室东,故称东壁。”

(6).《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祕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唐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休夸东壁图书府,赛过西垣翰墨林。”

五星

(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史记·天官书论》:“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 汉 刘向 《说苑·辨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宋 叶适 《送程传叟》诗:“谁知仰天愬天公,三辰五星在心中。”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前蜀 杜光庭 《遂府相公周天醮词》:“五星四景之中,永销危厄;天府地司之内,别注休禎。”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

却待

亦作“却待”。正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到晚回来,却待入 万胜门 ,则听得后面一人叫:‘ 张主管 !’”《水浒传》第九回:“接了银子,却待分手。 鲁智深 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

驿致

犹驿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洋川 者, 汉 戚夫人 之所生处也, 高祖 得而宠之。夫人思慕本乡,追求 洋川 米,帝为驛致 长安 。” 宋 蔡襄 《岭南荔支谱》卷五:“ 蔡君謨 谓爱嗜 涪州 荔支,岁命驛政。”

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永古

永远。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英杰归真》:“钦定士子各衔,固是名正义彰,永古可传矣。”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只要湖水不枯,湖石不烂,我的一片寄托此中的乡心,也永古不能磨灭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