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梅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梦寻梅原文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诗词问答

问:梦寻梅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梦寻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野迳

见“ 野径 ”。

分路

走不同方向的路

马蹄

马的蹄子

残雪

尚未化尽的雪。 唐 杜审言 《大酺》诗:“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氷流。”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山觜

见“ 山嘴 ”。

梅三

宋 梅尧臣 的别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 梅三 、 马五 、 蔡大 , 皇祐 壬辰中春,寒食前一日,会饮於 普照院 。 仲涂 和墨, 圣俞 按纸, 君謨 挥翰。”

四化

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简称

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药草

即医药上有价值的草本植物

青灯

(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煨芋

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 懒残 。 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刘克庄 《怀保宁聪老》诗:“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明 高启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诗:“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四:“萧寺閒行煨芋少,虚坛夜礼降真多。”

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蓬茅

亦作“ 蓬茆 ”。1.蓬草和茅草。比喻低微、贫贱。常用作自谦之词。《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今以王姬之贵,下嫁蓬茅之士。”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倾葵藿之一心,极蓬茆之丹恳。”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迎施》:“念贱妾今还在幼龄,寒微未脱蓬茅性。”

(2).犹蓬居。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獫猲。”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五折:“今朝纳聘过门庭,顿使蓬茅喜气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处蓬茆而甘,藜藿不怨也。”

貂侍

指宫中近侍。因冠饰貂尾,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文帝 十二年,封少子 武 为 梁王 ,太后之爱子, 景帝 宠弟也,是以警卫貂侍,饰同天子,藏珍积宝,多拟京师。”

玉华

(1).最精美的玉。《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王逸 注:“言己修善弥固,手乃杖执美玉之华,带明月之珠。” 隋 卢思道 《劳生论》:“艳姬美女,委如脱屣;金铣玉华,弃同遗跡。”

(2).指最美的玉佩。《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嘉之,赐以左佩玉华。” 郭璞 注:“玉华之佩,佩之精也。”

(3).指纯洁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 唐 张贲 《和鲁望白菊》:“雪彩冰姿号玉华,寄身多是地仙家。” 宋 方岳 《梦寻梅》诗:“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4).指道家谓服之可以长生的玉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鹿皮公 吞玉华而流虫出尸。” 清 周亮工 《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咫楼作》:“吞玉华兮舞翠翘,服霜散兮上云霄。”

(5).仙女名。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紫阳仙子 名 玉华 ,珠盘承露饵丹砂。”《云笈七籤》卷四六:“玉童侍卫, 玉华 扶生。”

(6).比喻才德。 隋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六宫眷属,诸王昆弟,皆智慧庄严,玉华松茂。”

(7).比喻秀出的子弟。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 伯鸞 德耀 贤夫妇,见説宜家。见説宜家,庭砌森森长玉华。” 清 金农 《人日寄小侄》诗:“千里归情觉晏眠,何时接手玉华前。”

(8).道教语。称鬓发。《黄庭内景经·若得章》:“云仪玉华侠耳门。” 梁丘子 注:“云仪、玉华、鬢髮之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