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承知京兆司录

作者:祖无择 朝代:宋代

送李承知京兆司录原文

才从知已荐,又应辟书行。
廷尉官联重,军谋职任清。
会严东野秀,紫阁晚峰横。
尽是供吟处,归应新筑成。

诗词问答

问:送李承知京兆司录的作者是谁?答:祖无择
问:送李承知京兆司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祖无择的名句有哪些?答:祖无择名句大全

祖无择送李承知京兆司录书法欣赏

祖无择送李承知京兆司录书法作品欣赏
送李承知京兆司录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应辟

接受征召而出仕。 明 刘基 《咏史》之十九:“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 清 徐开任 《咏史》之一:“时危不应辟,谁知非独善。”

书行

书可。 宋 叶适 《高永州墓志铭》:“通判 隆兴府 ,帅素知公材,命吏‘必先白通判,吾书行而已’。”参见“ 书可 ”。

廷尉

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 汉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时改称大理, 武帝 时复称廷尉。 东汉 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 北齐 至 明 清 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官联

(1).官吏联合治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 郑玄 注:“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官联式序,奔走在庭。”

(2).犹官职。 宋高宗 《翰墨志》:“本朝自 建隆 以后,平定僭伪,其间法书名跡皆归秘府。先帝时又加採访,赏以官联金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不肖辈业在官联,恐生吏议, 迈儿 伏事便了。”

军谋

军事的谋略。《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 汉 郑玄 笺:“犹,谋也。用坚固女军谋之故,故 淮夷 尽可获服也。”《北史·魏纪五·孝武帝》:“军谋朝政,咸决於 椿 。”《新唐书·选举志上》:“而天子又自詔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絶艺奇伎莫不兼取。”

职任

(1).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恆常。”《世说新语·赏誉》“时人目 庾中郎 善於託大,长於自藏” 刘孝标 注引《名士传》:“ 敳 虽居职任,未尝以事自婴。”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某处事疎略,忤朝廷意,既去职任,而常怀国家之忧。”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星变》:“汝等受谁之爵?食谁之禄?乃敢旁观避祸,无斥奸去恶之思,职任何在?”

(2).谓执掌方面之任。《旧唐书·德宗纪上》:“ 李怀光 往因职任,颇著干能。”

(3).犹任务。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此去的职任,第一就是遣送华侨归国。”

东野

复姓

紫阁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汉 崔琦 《七蠲》:“紫阁青臺,綺错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铭》:“紫阁咸趋,朱轩既履。” 明 高启 《送王哲判官之上党》诗:“朝辞紫阁下,暮宿 黄河 壖。”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晋 陆云 《喜霁赋》:“改 望舒 之离毕兮,曜六龙於紫阁。” 唐 张籍 《寄紫阁隐者》诗:“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3). 唐 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新筑

(1).新筑成。 唐 雍陶 《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2).新建筑的房屋。 唐 戴叔伦 《南野》诗:“东山有遗塋,南野起新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