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见赠原韵·其二

作者:方荫华 朝代:清代

和外见赠原韵·其二原文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

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

剪烛听君谈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师。

诗词问答

问:和外见赠原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方荫华
问:和外见赠原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和外见赠原韵·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方荫华的名句有哪些?答:方荫华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亲操井臼

谓亲自料理家务。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南之妻》:“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元史·后妃传二·顺宗昭献元圣皇后》:“后性聪慧,歷佐三朝,教宫中侍女皆执治女功,亲操井臼。”《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整理门庭,亲操井臼,总説一句,便是‘勤俭’两个字。”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护惜

爱护珍惜。《太平广记》卷七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符契元》:“时果未熟,乃有隣里小儿,攀缘採摘。 契元 护惜,咄叱曾无应者, 契元 愈怒。” 明 高启 《爱竹轩为陈维寅赋》:“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此为护惜人才起见,不可不速开 * 者也。”

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儿时

童年

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猫头笋

毛笋的别名。 清 黄汉 《猫苑·名物》:“蔬之属有猫头笋,又有猫头瓜。”

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鸭脚葵

植物名。菜的一种。 唐 白居易 《官舍闲题》诗:“禄米麞牙稻,园蔬鸭脚葵。”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葵》:“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剪烛

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忘先

忘记祖先。《汉书·礼乐志》:“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 颜师古 注:“先者,先人,谓祖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