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热原文

山庄名避暑,本自多爽凉。

迩来户口滋,烟火盛倍常。

以是每致热,而热却非长。

刀耕火种者,况已遍岩冈。

颇藉日为暄,郁蒸乃致穰。

是热宁可无,对时农务详。

林下披飒风,亦每炎歊忘。

诗词问答

问: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三

参考注释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自多

(1).自满;自夸。《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 齐 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寔式灵之。”《韩非子·说难》:“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 干 雅自多,不纳其言, 统 遂去之。”《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贼凭恃山川,二祖劳於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

(2).犹言原来就多。 明 吴梦旸 《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诗:“畏路身难定,骚人怨自多。”

迩来

最近以来

户口

(1) 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倍常

(1).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倍常为三丈二尺。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由屏南室中入 * ,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为上室。”

(2).大不同于一般。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五:“ 李初直 遇与人相知,则曰:‘棠棣之好,何以过此。’喜庆倍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夫妻二人欢喜倍常。”

以是

(1).因此。《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新唐书·藩镇传·吴元济》:“又尝败 韩全义 、 于頔 ,以是兵骄无所惮。”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又务综覈名实,搜剔隐姦,推轂善良,摧抑浮竞,以是大不便于小人。”

(2).犹言用这,拿这。《礼记·礼运》:“《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及其死也,升屋而号。”按,《孔子家语·问礼》“以是”作“以此”。

致热

导致发热;尤指产生发热的能力

却非

亦作“却非”。见“ 却非冠 ”。

刀耕火种

指原始的耕种方法。先砍伐树木,焚烧树桩与荒草用作肥料,然后就地挖坑下种

岩冈

亦作“嵓冈”。犹山冈。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仰嵓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 晋 左思 《魏都赋》:“列宿分其野,荒裔带其隅,巖冈潭渊,限蛮隔夷,峻危之窍也。” 唐 欧阳詹 《石韫玉赋》:“瓌材则韞,精气时扬,结白虹於林薄,浮清气於巖冈。”

郁蒸

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天气郁蒸

宁可

表示在权衡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其中的一面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宁可早点儿出发,也不要迟到

对时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据他说,我的情形是很轻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个对时。” 叶紫 《行军掉队记》:“看形势,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大约是在昨天上午。”

农务

指农事。

例句: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农务各自归,閒暇輒相思。”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继续劝捐疏浚白茆河道工费》:“乘此春融天霽,农务未兴之时,妥速早为兴工。”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炎歊

见“ 炎熇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