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七月十四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七月十四日)原文

今年总未逢霖雨,是日淊淊势觉长。

始遇情知不为害,求全又致意徬徨。

诗词问答

问:雨(七月十四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七月十四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雨(七月十四日)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

2. 七月十四日

参考注释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情知

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为害

祸害;形成灾害

这个浪荡公子哥儿,在当地为害很大,人人痛恨

求全

(1) 过分地要求完美无缺

求全责备

(2) 希望事情圆满

委曲求全

致意

(1) 向人表达真实的心意

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

(2) 表示问候之意

他向主席致意后开始了他的演说

徬徨

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一更已后,未寝,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宁貌。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我时兀坐惊舂撞,揽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拼命挣扎了许久,急得汗出如浆,心也徬徨无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