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一首

作者:释子益 朝代:宋代

颂古十一首原文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
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
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诗词问答

问:颂古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子益
问:颂古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子益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子益名句大全

释子益颂古十一首书法欣赏

释子益颂古十一首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十一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良久

(1) 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 项王?” 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久,羽旌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韩立马良久。——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感我此言良久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很久,甚久

良久乃去。——《三国演义》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好手

技艺精良的人;能力高强的人

中呈

见“ 中程 ”。

得用

(1).得到任用。《史记·儒林列传》:“ 瑕丘 江生 为 穀梁 《春秋》,自 公孙弘 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 董仲舒 。”

(2).犹可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不敢问利息轻重,这本钱几年得用!”

(3).犹得力。指做事能干。《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刘翁 刘嫗 见他小心得用,另眼相待,好衣好食的管顾他。”《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何小姐 连日见这个丫头在婆婆跟前十分得用。”

得体

言行恰到好处;恰当

话讲得很得体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渠侬

方言。他,她。 宋 杨万里 《过瘦牛岭》诗:“夜来尚有餘樽在,急唤渠儂破客愁。” 元 高德基 《平江记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乡音与 吴城 尤异,其并海去处,号三儂之地。盖以乡人自称曰‘吾儂’、‘我儂’,称他人曰‘渠儂’,问人曰:‘谁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妻曰:‘家中无广舍,渠儂时复出入,可復奈何?’”

过后

(1) 往后

这个问题先这么解决,有什么事,过后再说

(2) 后来

那件事我过后才知道

张弓

(1).弦拉紧的弓。《仪礼·乡射礼》:“遂命胜者执张弓,不胜者执弛弓。”

(2).拉弓。《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汉书·酷吏传·严延年》:“﹝盗贼﹞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鎚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此始免征 云南 。” 鲁迅 《集外集·爱之神》:“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