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原文

岁复当生次,星临本命辰。
四人同丙午,初度再庚寅。
长狄名犹记,沙随会若新。
童心仍竹马,暮境忽蒲轮。
镜里全成老,尊前略似春。
三年归汶上,千日卧漳滨。
刚长交新泰,阴消脱旧屯。
网蛛萦药裹,窦犬吠医人。
窗下乌皮几,田间紫领巾。
鲵渊方止水,鲲海任扬尘。
波匿观河见,维摩示病身。
颦端还一笑,默识幻中真。

诗词问答

问:《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当生

在生;有生之年。《列子·杨朱》:“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本命辰

同生年干支相值的辰区。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称十二辰,用以纪年。太岁由东向西运行,每年达到一个辰区。 宋 范成大 《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岁復当生次,星临本命辰,四人同丙午,初度再庚寅。”

四人

四民。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公酌以钓道,和之琴心,於是安四人,敷五教。”《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农於四人之中,最为勤苦。” 胡三省 注:“士农工商,是谓四民。 唐 避 太宗 讳,率谓民为人。”详“ 四民 ”。

初度

出生年时,后称人的生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楚辞·离骚》

长狄

亦作“ 长翟 ”。1. 春秋 时 狄 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材较高,故称。《公羊传·文公十一年》:“ 叔孙得臣 败 狄 于 咸 。 狄 者何? 长狄 也。” 何休 注:“盖长百尺。”《史记·孔子世家》:“ 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在 虞 、 夏 、 商 为 汪罔 ,於 周 为 长翟 ,今谓之大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秦始皇 二十六年, 长狄 十二,见於 临洮 ,长五丈餘。”

(2).借指外国侵略者。 清 张维屏 《三元里》诗:“一戈已桩 长狄 喉,十里犹悬 郅支 首。”

童心

孩子气;儿童般的心情

竹马

(1) 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2) 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暮境

晚年的境况。 宋 陆游 《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蒲轮

指用蒲草裹轮的车子。转动时震动较小。古时常用于封禅或迎接贤士,以示礼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 鲁 申公 。” 颜师古 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 唐 罗邺 《费拾遗书堂》诗:“自怜苇带同 巢 许 ,不驾蒲轮佐 禹 汤 。”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 汪洋 为 楚 大儒,名久愈章,蒲轮寂寞,兰佩芬芳。”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汶上

汶水 之北。泛指 春秋 、 战国 时期 齐国 之地。《论语·雍也》:“ 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 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 汶水 上,欲北如 齐 。” 杨伯峻 注:“ 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 洛 ,困於嚣尘;思乐 汶 上,发於寤寐。”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 汶 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臣心係北辰,身縻东土。永怀故事,难求 汶 上之图;独运清尘,方嘆《周南》之滞。”

千日

千日酒之省称。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酒有‘若下春’,谓 乌程 也;‘九醖’,谓 宜城 也;‘千日’, 中山 也;‘蒲桃’, 西凉 也。”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博物志》载 刘玄石 千日酒事甚怪……是酒名千日,极言其酿日之久耳,后人遂附会为‘一醉千里’之説。”参见“ 千日酒 ”。

漳滨

漳水 边。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 漳 滨。”后因用为卧病的典实。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诗:“乞身来闕下,赐告卧 漳 滨。”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 楚 雨含情皆有託, 漳 滨多病竟无憀。”

阴消

(1).阳萎。《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初, 恭 ( 公孙恭 )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

(2).暗暗地消失。 沙汀 《淘金记》十一:“自从同寡妇发生口角过后,他就一直没有出街,这一方面是感觉得太难为情,一方面也幻想事情或许可以就此阴消下去。”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在那外面的反抗运动渐渐阴消下去的时候, 四川 人的猛烈的反抗热,却如像死火山复活的一样,突然爆发起来了。”

旧屯

昔日困苦的境遇。屯,艰难。 宋 范成大 《丙午新年》诗:“刚长交新泰,阴消脱旧屯。”

药裹

药包;药囊。 唐 王维 《酬黎居士淅川作》诗:“松龕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宋 陆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裹纵横觉病增。” 清 陈梦雷 《癸亥春日即事》诗:“病后关心惟药裹,愁中入梦是乡园。”

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医人

医生。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一日后宫有疾,召医人侍汤药。”《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医人未必尽知医,却是将机便就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至友人所,坐有医人,善太素脉,遍诊诸客。”

乌皮几

乌羔皮裹饰的小几案。古人坐时用以靠身。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五:“ 锦官城 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 仇兆鳌 注:“《高士传》:‘ 晋 宋明 不仕,杜门註 黄老 , 孙登 惠乌羔皮裹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乌皮几稳风侵鬢,白玉楼高冷透肌。” 金 元好问 《发济源》诗:“弃掷乌皮几,裴回白版扉。”

田间

(1) 田地里

田间劳动

田间管理

(2) 农村;乡间

领巾

(1)

(2) 系在脖子上的丝棉织物

红领巾

(3) 古时指妇女的披巾

方止

列方阵以驻守。《荀子·议兵》:“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 杨倞 注:“圜居方止,谓不动时也,则如大石之不可移动也。” 梁启雄 释引 郝懿行 曰:“《外传》作‘圜居则若丘山之不可移也,方居则若盘石之不可拔也。’语尤明晰。此‘方止’即‘方居’变文以儷句耳。”

鲲海

台湾 的别名。 清 丘逢甲 《送颂臣之台湾》诗之一:“ 鯤海 三更梦,鸥天万里春。”参见“ 鯤洋 ”。

扬尘

(1).激起尘土。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鬱烦寃。” 汉 王粲 《杂诗》:“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三国演义》第七九回:“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觴进酒,效 汉高祖 还 沛 之事。”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第三封》:“地面在你底下扬尘,桥在发吼。”

(2). 晋 葛洪 《神仙传· * 》:“ *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又浅於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 方平 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扬尘也。’”后用为世事变迁之典。 宋 陆游 《护国天王院过之有感》诗:“古传 东海 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陈三立 《次韵答金大润培金》:“扬尘沧海弹指耳,苦对鶯飞草长时。”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西风残照, 汉 家之陵闕已非, 东海 扬尘, 唐 代之冠裳莫问。”

(3).喻征战。《北史·高允传》:“帝( 魏庄帝 )亲送於 河桥 上,举酒指水曰:‘卿兄弟 冀 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儻有变,可为朕 河 上一扬尘。’”

观河

(1).古传说 禹 临 河 而得《河图》。《竹书纪年》卷上:“当 尧 之世, 舜 举之。 禹 观於 河 ,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 河 精也。’呼 禹 曰:‘ 文命 治水。’言讫授 禹 《河图》,言治水之事。”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参见“ 河图洛书 ”。

(2).佛教故事。谓 波斯匿王 观看 恒河 ,自伤发白面皱,而 恒河 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 清 钱谦益 《再次茂之他字韵》:“迟暮将离无别语,好将白髮喻观河。” 清 赵翼 《即事》诗:“观河性空在,老慨 波斯匿 。”

维摩

(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病身

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默识

暗中记住。语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孔融<荐祢衡表>》:“ 弘羊 潜计, 安世 默识,以 衡 準之,诚不足怪。” 李善 注引《汉书》:“ 张安世 ,字 少孺 ,为郎。上行幸 河 东,尝亡书三篋,詔问,莫能知,唯 安世 识之,具作其事。”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攟语》:“投赠诸什,皆默识成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