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

作者:包兰瑛 朝代:清代

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原文

璇闺三秀冠当时,赋茗才华并擅奇。

韵洽埙篪成合璧,光辉花萼缀连枝。

清娱楼阁开诗境,绿饮山堂醉酒卮。

更有烟波同泛乐,雁行鸥侣总相宜。

诗词问答

问: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的作者是谁?答:包兰瑛
问: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京江鲍氏三女史诗合稿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包兰瑛的名句有哪些?答:包兰瑛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璇闺

闺房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三:“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唐 沉佺期 《古歌》:“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明月光。”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便璇闺夜闭,影形相弔,髽子矮,秋灯碧。”

三秀

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 南朝 梁 沉约 《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才华

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的)

才华出众

埙篪

(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合璧

古称日月同升为日月合璧。是祥瑞的征兆。后世称会合双方的长处,吸取两者的精华

中西合璧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花萼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缀连

组合;连属。《魏书·崔浩传》:“ 浩 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寳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楷模。” 夏曾佑 《小说原理》:“如説某人插翅上天,其翅也,天也,飞也,皆其已知者也;而相缀连者,则新事也。”

清娱

清雅欢娱。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韵》词:“泛泛清娱,迢迢 樊素 ,相随单舸高秋。”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凡市府声色之繁华,山水登眺之清娱,礼乐书画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诗境

(1) 诗中所表现的意境

(2) 也指富于诗意的环境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酒卮

亦作“ 酒巵 ”。盛酒的器皿。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於百步外,命善射者十餘人共射,中者即以赐之。”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之二:“ 庐山 南堕当书案, 湓水 东来入酒巵。”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