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杨先辈雾隐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寄题杨先辈雾隐原文

猛虎树摩痒,更为虫所蚀。
玄熊掷崖木,正坐勇与力。
尔豹居其间,而复有二德。
既不眩文采,亦知身足惜。
衣锦贵尚褧,桐梓恶戕贼。
含章大臣体,深居君子识。
室以雾隐居,兹士有典则。
韬养日以久,何患不辉赫。
而况数钜公,铭诗播金石。
只恐难久藏,却为人所即。

诗词问答

问:寄题杨先辈雾隐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寄题杨先辈雾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更为

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玄熊

黑熊。《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玄熊舑舕以齗齗,却负载而蹲跠。” 李周翰 注:“木上刻作黑熊……言玄熊吐舌出齿,却负戴栋樑而蹲踞也。”《晋书·索靖传》:“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 宋 陆游 《楚宫行》:“清晨射猎至中夜,苍兕玄熊纷可籍。”

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二德

(1).指仁与信。《左传·哀公七年》:“民保於城,城保於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 杜预 注:“二德,信与仁也。”

(2).指阴阳二气。因阴阳二气有生养化育之盛德,故称。《宋书·颜延之传》:“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二德有奇偶,五常有胜杀,及其为人,寧无叶沴。”

文采

(1) 错杂艳丽的色彩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衣锦

穿锦绣衣裳。谓显贵。《吕氏春秋·用众》:“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去,衣锦而入。”《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詔曰:‘ 閭 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平北将军。’”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 锦城 人起故乡心。”

贵尚

(1).崇尚;尊崇。《书·毕命》“政贵有恆,辞尚体要” 孔 传:“政以仁义为常,辞以理实为要,故贵尚之。”《三国志·魏志·庞淯传》“州郡叹贵,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太常 弘农 张奂 ,贵尚所履,以束帛二十端礼之。” 宋 柳开 《应责》:“众人所鄙贱之,子独贵尚之。”

(2).奢侈靡费。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 老子 之教,盖修身治国,絶弃贵尚,事止其分,虚无为本,柔弱为用。” 唐 张九龄 《进<千秋节金镜录>表》:“伏见千秋节日,王公已下,悉以金宝镜进献,诚贵尚之尤也。”

(3).贵者的好尚。 清 唐甄 《潜书·尚治》:“贵人者,万民之望也。贵之所尚,贱之所慕也;贵尚而贱不慕,世未有也。”

桐梓

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朱熹 集传:“椅、桐、梓、漆,四木皆琴瑟之材也。”《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宋 叶适 《科举》:“去四患,得四利,所谓养之於始,自拱把而至於桐梓,古人之言不可忽也。”

戕贼

伤害;残害

戕贼人性

含章

(1).包含美质。《易·坤》:“六三,含章可贞。” 孔颖达 疏:“章,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含章素质,冰絜渊清。”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进於礼司,奋藻含章。” 宋 司马光 《体要疏》:“夫岂皆习见成俗以为当然,其亦有含章怀宝,待唱而发者也。”

(2).指 曹丕 的九把刀剑之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魏文 九宝,器利辞钝。” 范文澜 注:“ 魏 曹丕 《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

(3).见“ 含章殿 ”。

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深居

幽居,不跟外界接触。《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深居以避辱。” 唐 周贺 《送僧还南岳》诗:“自説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清史稿·简亲王喇布传》:“上諭曰:‘ 简亲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无尺寸之功,深居会城,虚糜廪餉。’”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雾隐

谓退藏避害。 唐 薛能 《孔雀》诗:“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蔚豹之泽必雾隐,孔鸞之舞必日中。” 元 王恽 《李相师诗》:“雾隐云驤虎豹文,眼中歷歷説承恩。”参见“ 雾豹 ”。

典则

典章法则

养日

指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养,通“ 羕 ”。《大戴礼记·夏小正》:“时有养日。养,长也。” 孔广森 补注:“﹝ 黄尚书 曰﹞此即《月令》所谓日长至也。”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周南·汉广》“江之永矣”:“《夏小正》‘时有养日’、‘时有养夜’,养亦羕也。”

辉赫

(1).犹显赫,煊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 唐 杜甫 《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 ,自怪一日声辉赫。”一本作“ 烜赫 ”。《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但臣以至亲,久参机要,宠灵辉赫,海内莫及。”

(2).明亮貌。 宋 苏舜钦 《夏热昼寝感咏》:“流光何辉赫,独不照覆盆。”

煇赫:谓声势显赫。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李子中 如刁家奴,煇赫车马,施散金帛,原非己物。” 清 唐孙华 《送同年范国雯出守延平》诗:“君昔南宫抡第一,喧传海内声煇赫。”

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钜公

(1).指天子。《汉书·郊祀志上》:“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鉅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鉅公也。”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十:“天门閶闔日曈曨,灵璅传宣佑鉅公。”

(2).指王公大臣。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一时元老鉅公,多出其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 北宋 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鉅公大僚。鉅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3).巨匠;大师。 唐 李贺 《高轩过》诗:“云是 东京 才子,文章鉅公。” 宋 梅尧臣 《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诗:“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鉅公。” 严复 《救亡决论》:“其所致之贤哲鉅公,指不胜屈。”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