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空挽辞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宋司空挽辞原文

文章天下无双誉,伯仲人间第一流。
出入两朝推旧德,周旋三事著嘉谋。
从容进退身名泰,宠锡哀荣礼数优。
棠棣从来敦友爱,九原相望接松楸。

诗词问答

问:宋司空挽辞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宋司空挽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书法欣赏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书法作品欣赏
宋司空挽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天下无双

天底下绝对凑不成一双。形容世所罕见

伯仲

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 陆游《书愤》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第一流

(1) 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

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

(2) 极好的

(3) 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个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该多好

(4) 最卓越的

(5) 技术领先的

钟是现代技术中第一流的机械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两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旧德

(1).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易·讼》:“食旧德,贞厉,终吉。”《左传·成公十三年》:“ 穆公 不忘旧德,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晋 。” 唐 韩愈 《题楚昭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十餘代衍秀才家,旧德清门世所夸。”

(2).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汉 蔡邕 《焦君赞》:“惜哉朝廷,丧兹旧德,恨以学士,将何法则。”《三国志·蜀志·杜微传》:“ 建兴 二年,丞相 亮 领 益州 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 秦宓 为别驾, 五梁 为功曹, 微 为主簿。”《晋书·何曾传》:“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

(3).昔日的德行善绩。《史记·张丞相列传论》:“ 任敖 以旧德用。”《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旧德前功,罔不咸秩。” 吕延济 注:“耆旧美德,前代立功之人,无不皆序其功德也。”

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 * 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嘉谋

高明的经国谋略。《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汉书·成帝纪》:“冀闻切言嘉谋,匡朕之不逮。”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郑观应 《盛世危言·建都》:“安土重迁,谁敢轻议及此,藉曰有之亦必枢密嘉谋,草野恶得而妄参耶?”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退身

(1).引退;隐居。《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 汉 严忌 《哀时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唐 元结 《处规》:“吾厌世人饰言以由道,藏智以全璞,退身以显行,设机以树名。”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原公之始,方被任而决於退身。”

(2).指脱身。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想 * 脱一切职务,退身出来,离开这里。”

(3).后退。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另一方面也因为家有一点恒产,有退身之路,可以不依附他人,所以能把腰直立起来。”

宠锡

帝皇的恩赐。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天子异之,宠锡加等。”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此守臣之职分也。”

哀荣

死后办得很隆重的丧事

褒奖之命,虽已表于哀荣,遗奠之恩,宜再申于轸悼。——白居易《祭卢虔文》

礼数

礼节;礼貌的等级

污了礼数,怕人笑话。——曹雪芹《红楼梦》

棠棣

(1).木名。即郁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按,此为逸诗。《论语·子罕》引作“唐棣”。《晋书·索靖传》:“芝草蒲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

(2).花名。俗称棣棠。花黄色,春末开。 唐 李商隐 《寄罗劭兴》诗:“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 冯浩 笺注:“《尔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华》、《小雅·常棣之华》分属之。《本草》合引於郁李下。今且未细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黄。故 程氏 谓今人园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黄色, 义山 其指此耶?所揣颇似之矣。”

(3).《诗·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 唐 张九龄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属蒹葭变,文因棠棣飞。人伦用忠厚,帝德已光辉。”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棠棣久飘零,几回寂寂,闻鸟顿心惊。”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敦友

重视友情。 清 钮琇 《觚賸·酒芝》:“ 藴玉先生 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疎财敦友之报。”

九原

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县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松楸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