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

作者:徐照 朝代:宋代

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原文

江城过一雨,秋气入宵浓。
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月迟将近晓,角尽即闻钟。
又起行庭际,思君恨几重。

诗词问答

问: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的作者是谁?答:徐照
问: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照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照名句大全

徐照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书法欣赏

徐照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书法作品欣赏
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蛩响

犹蛩声。 唐 王维 《早秋山中作》诗:“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唐 王棨 《离人怨长夜赋》:“远林而未有鸟啼,偏嫌耿耿;幽壁而徒闻蛩响,顿觉漫漫。”

砧石

亦作“碪石”。捣衣石。 宋 徐照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诗:“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萤光

(1).萤火虫发出的光。 唐 韦承庆 《直中书省》诗:“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宋 徐照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诗:“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於柳堤蓼渚间。”

(2).借指磷光。 李瑛 《钻石》诗:“钻石的河,钻石的山,月光下,到处闪着萤光的幽蓝。”

瓦松

草名。生屋瓦上或深山石罅里。叶厚,细长而尖,多数重迭,望之如松,故名。可入药。又称昨叶荷草。 唐 崔融 《瓦松赋》序:“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高不及尺,下纔如寸。” 宋 陆游 《山寺》诗:“林深栗鼠健,屋老瓦松长。” 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林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昨叶荷草》。

将近

将要接近某数字或情况

中国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起行

(1).行走。 宋 苏轼 《西斋》诗:“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老残游记》第四回:“ 老残 住在店内,本该僱车,就往 曹州府 去,因想沿路打听那 玉贤 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2).动身;出动。《水浒传》第五八回:“ 宋江 唤 铁面孔目 裴宣 定拨下山人数,分作五军起行。”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一回:“遂调集战舰,即日起行。”

(3).行动,具体作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总而言之:这种人坐言则有餘,至於起行,他非但不足,简直的是不行。”

(4).泛指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看他一般的起行坐立,不过动生厌倦,似乎无甚大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