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芸斋先生

作者:文点 朝代:清代

呈芸斋先生原文

天宝开元事已陈,风尘宇内老遗民。

偶谈先世频挥涕,为破家园只负薪。

训子八行文不灭,讼冤一疏血犹新。

衣冠古朴人谁识,认是林宗垫角巾。

诗词问答

问:呈芸斋先生的作者是谁?答:文点
问:呈芸斋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呈芸斋先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文点的名句有哪些?答:文点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自注:忠介公家书。

参考注释

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5年)

开元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宇内

(1) 即天下

包举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而御宇内。

寓形宇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遗民

(1)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先世

祖先;先人

自云先世。——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挥涕

挥洒涕泪。《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二三妇人之欲供先祀者,谓无瘠色,无挥涕,无拊膺,无哀容。” 王肃 注:“挥涕,不哭。流涕以手挥之。”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生 入室,见女泪涕交下…… 崔生 亦挥涕不能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李太守》:“既登舟,僚属皆在,相视挥涕。”

破家

自毁其家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负薪

(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唐 杜甫 《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与 潮儿 方自后山负薪以归。”

(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为探 秦臺 意,岂命余负薪。” 王琦 汇解:“今将西适 秦 地,必将有所遇合,岂令余穷困无聊,而至於负薪自给乎?”

(3).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汉书·班固传上》:“採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 李贤 注:“负薪,贱人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汉 所以彊者,躬行诚信,听諫纳贤,惠及负薪。”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唐村老人言》:“负薪能谈王道,正谓 允从 辈耶?”

(4).古代士自称疾病的谦辞。《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 弘 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行文

(1) 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2) 给某处发公文

讼冤

(1).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李善 注作“讼免”。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 韩爌 为之讼寃,得赐归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 李德裕 为 潮州 司马, 丁柔立 上书替 李德裕 讼冤。”

(2).申辩冤屈。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李善 注作“讼免”。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传》:“后辅臣 韩爌 为之讼寃,得赐归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八四七年,贬 李德裕 为 潮州 司马, 丁柔立 上书替 李德裕 讼冤。”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古朴

古老而质朴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中国石拱桥》

古朴典雅的东方艺术

垫角

见“ 垫巾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