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饶州永平监百叶黄梅

作者:章谊 朝代:宋代

题饶州永平监百叶黄梅原文

百叶黄梅照小堂,江南春色冠年芳。

洛妃不露朝霞脸,秦女聊开散麝妆。

已荐香风来枕席,更留美实特杯觞。

一枝今日欲谁赠,且伴钗头金凤凰。

诗词问答

问:题饶州永平监百叶黄梅的作者是谁?答:章谊
问:题饶州永平监百叶黄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题饶州永平监百叶黄梅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章谊的名句有哪些?答:章谊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2. 自注:彦先云:百叶梅不实,此花独结子。

参考注释

百叶

(1).牛羊的重瓣胃。《周礼·天官·醢人》“脾析”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脾析,牛百叶也。”《仪礼·既夕礼》“脾析”汉 郑玄 注:“脾析,百叶也。” 贾公彦 疏:“此用少牢,无牛,当是羊百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百叶曰膍。”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 广东 ﹞三州谓牛胃为胘纲,其下端曰百叶。”

(2).犹百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秦 ﹞自谓本枝百叶,永垂洪暉,岂寤二世而灭,社稷崩圮哉?”

(3).指花重瓣,物体重迭。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文》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唐 李洞 《题晰上人贾岛诗卷》诗:“ 贾生 诗卷 惠休 装,西叶莲花万里香。”

(4).历书。《宋史·宦者传三·阎文应》:“ 陈氏 女将进御, 士良 闻之,遽见 仁宗 , 仁宗 披百叶择日。”参见“ 百叶图 ”。

(5).见“ 百叶竹 ”。

(6).桃花的一种。 唐 韩愈 《题百叶桃花》诗:“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瓏。”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 张裕 《江南杂题》亦有‘红鲜百叶桃’之句。”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惟有两株红百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7).亦作“ 百页 ”。豆制食品,形薄如纸。也称千张。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三个碟子来,一碟豆腐干,一碟百叶,一碟油豆腐。”《抗日歌谣·大慰劳》:“猪肉鸡蛋山样高,百页动担挑。”

黄梅

(1) 成熟的梅子

(2) 腊梅的别名

(3) 中国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的一个县。黄梅戏的发源地

(4) 黄梅季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冠年

指男子二十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忘身·释僧富》:“﹝僧 富 ﹞及至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

洛妃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刘令娴 《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阳 《送红线》诗:“还似 洛妃 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清 秋瑾 《红莲》诗:“ 洛妃 乘醉下瑶臺,手把红衣次第裁。”

霞脸

红润的面容。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星靨笑隈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深盃怎禁频劝传,玉容霞脸争妍。”

秦女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湘娥 抚琴瑟, 秦女 吹笙竽。” 黄节 注:“《列仙传》曰:‘ 萧史 者, 秦繆公 时人也,善吹簫。 繆公 有女,号 弄玉 ,好之,公遂以妻焉。遂教 弄玉 作凤鸣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 秦女 在,何处听吹簫?” 鲁迅 《集外集·<赠人>诗之二》:“ 秦女 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枕席

(1) 铺在枕头上的凉席。也叫“枕头席儿”

(2) 枕头和席子,泛指床榻

不安枕席

(3) 枕籍

美实

(1).丰美的食物或果实。《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 颜师古 注:“美实谓鼎中之实也。”《新唐书·五行志一》:“动植之类,各得其气之偏者,其发为英华美实、气臭滋味、羽毛鳞介、文采刚柔,亦皆得其一气之盛。”

(2).美好的业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 渊 ”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吴 孙权 诏:“虽昔 竇融 背弃 陇右 ,卒占 河西 ,以定 光武 ,休名美实,岂復是过?”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二公於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美实。”

杯觞

(1).酒杯。《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觴,搏击左右。”

(2).指行酒、饮酒。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觴以羹沸。” 唐 刘禹锡 《戏赠乐天兼见示》诗:“ 白 家唯有杯觴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饮酒器皿的统称。 唐 温庭筠 《醉歌》:“锦袍公子陈盃觴,拨醅百瓮春酒香。”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钗头

钗的首端。多指钗。 唐 王建 《留别田尚书》诗:“不看匣里釵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 宋 柳永 《木兰花·海棠》词:“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釵头和凤颤。” 元 马祖常 《杨花宛转曲》:“釵头烬坠玉虫初,盆里丝繅银茧乍。”

金凤凰

(1).车辖之饰物。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汉 宣帝 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 霍光 ,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輒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2).织物上的金色凤形图案。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瓏影。山枕隐穠妆,緑檀金凤凰。” 华锺彦 注:“金凤凰,枕之纹也。”亦省称“ 金凤 ”。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3).金制的凤凰形首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凤凰》:“ 周光禄 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龙消粉,染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凰一隻。” 唐 曹唐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诗:“遗情更説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亦省作“ 金凤 ”。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春牵意慵,春薰脸浓,春枝髻触摇金凤。”

(4).比喻美好的新事物。 亦杨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瞧!你们都来了! 嵖岈山 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陆文夫 《围墙》:“设计所的到会者都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又出在鸡窝里!”《光明日报》1990.8.25:“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贫困山区的‘金凤凰’,兴旺的‘奥秘’就在于科技兴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