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恒璨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寄恒璨原文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诗词问答

问:寄恒璨的作者是谁?答:韦应物
问:寄恒璨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恒璨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韦应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韦应物名句大全

韦应物寄恒璨书法欣赏

韦应物寄恒璨书法作品欣赏
寄恒璨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88_29

参考注释

去来

(1).往来,往返。《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2).谓离去而又归来。《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

(3).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寿老》诗:“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上》:“﹝释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顿悟,而足以亡乱於去来。”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寻秋

游赏秋景。《红楼梦》第七八回:“ 贾政 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 凌景坚 《呈沉颍若师》诗:“画桨寻秋灯上后,珠帘卷雨燕飞回。”

寒山寺

寺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 枫桥镇 。相传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于此,故名。始建于 南朝 梁 天监 年间,本名 妙利普 明塔院 ,又名 枫桥寺 。 宋 嘉祐 中曾改名 普明禅院 。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 姑苏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声到客船。”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独寻秋草径,夜宿 寒山寺 。” 清 叶廷琯 《寒山寺王郇公书张继诗石刻》:“然则 寒山寺 中,旧当有此石刻,不知何时失去。”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郡斋

郡守起居之处。 唐 白居易 《秋日怀杓直》诗:“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唐 李商隐 《华州周大夫宴席》诗:“郡斋何用酒如泉,饮德先时已醉眠。” 清 赵翼 《镇安土俗》诗:“城中屋少惟官廨,墙上山多逼郡斋。”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