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原文

货财不可居,禄位不可饕,我尔本一家,何至皋兰鏖?小夫谋人国,纷纷日煎熬,或谓性本恶,或谓经无褒,误人方自此,孰如饮醇醪?清言亦自佳,遗事非徒高。

诗词问答

问:《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货财

亦作“ 货材 ”。1.货物,财物。《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如为大误?人户、马牛及者(诸)货材直(值)过六百六十钱为大误,其它为小。”《史记·平準书》:“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餘货财。” 唐 韩愈 《原道》:“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清 王韬 《变法中》:“喜贡諛而恶直言,好货财而彼此交征利。”

(2).特指钱币。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 卢怀慎 暴卒而苏,曰:‘冥司三十炉,日夕为 张説 鼓铸货财,我无一焉。’”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禄位

俸禄和爵位,借指官职

一家

(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淮南子·说林训》:“一家失熛,百家皆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家和睦,吉事有祥。” 陈毅 《乘车过雪峰》诗:“明日 拉萨 会亲友, 汉 藏 一家叙别情。”

(2).指一人。《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郑玄 注:“一家、一人,谓人君也。” 汉 班固 《 * 通·正论》:“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谨敬谦让之至也。”《宋史·道学传·程颢》:“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有五个防土库的,在那里喫酒 * ,一家当一更。”

(3).一家学说;一个流派。《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晋书·荀崧传》:“ 向 歆 ,汉之硕儒,犹父子各执一家,莫肯相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宋 苏轼 《庄子祠堂记》:“其论天下道术,自 墨翟 、 禽滑釐 、 彭蒙 、 慎到 、 田駢 、 关尹 、 老聃 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为一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 苏 张 纵横之辨、 髠奭 稷下 之谈,其论无当於宏旨,其义不主於一家。”参见“ 一家言 ”、“ 一家书 ”。

(4).古时生产活动的一个单位。三夫为一家。《管子·乘马》:“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5).表数量。常用于工商企业等。如:一家百货商店;一家纺织厂。

何至

何至于;岂有。《史记·汲郑列传》:“且 匈奴 畔其主而降 汉 , 汉 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獘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宋书·江夏王义恭传》:“性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在,从物回改,此最弊事。宜应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赞世成名而无断者哉!”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子贡 虽恶称人之恶者,亦何至湔洗 桀 紂 以为忠厚哉?”

皋兰

亦作“皐兰”。1.泽边的兰草。《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皐兰被径兮斯路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清露被皐兰,凝霜霑野草。” 晋 成公绥 《啸赋》:“藉皐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

(2).山名。在今 甘肃省 兰州市 南。《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餘里,合短兵鏖 皐兰 下。” 南朝 梁元帝 《郑众论》:“况復风生 稽落 ,日隐 龙堆 , 翰海 飞沙, 皋兰 走雪。” 唐 沉佺期 《被试出塞》诗:“辛苦 皋兰 北, 胡 霜损 汉 兵。”

(3).旧县名。即今 甘肃省 兰州市 。 汉 设 金城县 , 明 为 兰县 , 清 改 皋兰县 。 清 姚鼐 《<停云堂遗文>序》:“ 皋兰 王诫亭 先生,固 秦 中之聪明才杰士也。”

小夫

(1).平民百姓中的男性。《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 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

(2).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 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

(3). 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出, 俞樾 云:“疑当作士。”见《诸子平议·商子》“吏自操及杖以上”。

谋人

(1).为人谋划。《书·盘庚下》:“朕不肩好货,敢恭先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孔 传:“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者,则我式序而敬之。”《南史·王思远传》:“ 思远 谓曰:‘时事稍异,兄觉不?凡人多拙於自谋,而巧於谋人。’”

(2).犹谋士。《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 蔡沉 集传:“古之谋人,老成之士也;今之谋人,新进之士也。”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煎熬

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受尽煎熬

本恶

(1).旧恶。《公羊传·僖公十年》:“ 桓公 之享国也长,美见乎天下,故不为之讳本恶也; 文公 之享国也短,美未见乎天下,故为之讳本恶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公羊之非》:“享国长,故不为之讳本恶;享国短,故为之讳本恶:圣人不若是之齷齪也。”

(2).谓本性恶劣。《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唐 孔颖达 疏:“凡犯罪之人,或子为父隐,臣为国讳,而非其本恶。故听讼者,本其宿情,立其恩义,为平量之恕。”

误人

贻害于人。《佛本行集经》卷四三:“自行邪道復误人, * 愚痴何所别。” 毛 * 《改造我们的学习》二:“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饮醇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普 颇以年长,数陵侮 瑜 。 瑜 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 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 周公瑾 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怀邗上诸君子廿四首》:“新交如故交,有道復有神。论政且论学,相亲如饮醇。”

清言

(1).高雅的言论。 晋 陶潜 《咏二疏》:“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诗:“独謡闻丽曲,缓步接清言。” 王闿运 《罗季子诔》:“甲寅之秋,常接谈燕,清言相酬,如对琼树。”

(2).指 魏 晋 时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 晋 陶潜 《扇上画赞》:“ 郑叟 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晋书·郭象传》:“﹝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 清 姚鼐 《<庄子章义>序》:“余观之,特 正始 以来,所谓清言耳!”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晋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参见“ 清谈 ”、“ 玄谈 ”。

遗事

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非徒

不但;不仅。《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南朝 宋 谢灵运 《郡东山望溟海》诗:“非徒不弭望,览物情弥遒。” 明 李东阳 《永嘉县学奎光阁记》:“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以资讲诵,博见闻,非徒为登临眺望之具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