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寿致政叔,时又得孙)

作者:石麟 朝代:宋代

原文

日暖唐宫绣,云绚鲁台观。
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霭中山。
逸老堂前戏彩,新抱玄孙弥月,红字写眉间。
八十庆公寿,添撇更成千。
寿中星,人中杰,酒中仙。
功名富贵,事业分付子孙贤。
赢得濠梁真乐,剩有陶园佳趣,杖屦日安闲。
第恐非熊兆,好事逼新年。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寿致政叔,时又得孙)》的作者是谁?答:石麟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石麟的名句有哪些?答:石麟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台观

(1).泛指楼台馆阁等高大建筑物。《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臺观是崇,淫乐是好。” 晋 孙楚 《韩王故台赋序》:“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

(2).特指道教的庙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赐 摶 号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观。”

九叶

九代。《南齐书·芮芮虏传》:“祚流九叶,而国嗣不继。”《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歷圣重光,暨于九叶。”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乃今承九叶重熙之运,当二仪交泰之辰。”

仙茅

亦作“僊茅”。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 唐 开元 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僊茅一名婆罗门参,出 南雄州 大庾岭 上。以路北 云封寺 后者为佳,切以竹刀,洗暴通白,其寺南及他处者,即心有黑晕,以此为别。” 宋 无名氏 《蝶恋花·寿江察判孺人》词:“九叶仙茅呈瑞巧,青青辉映萱庭草。” 宋 石麟 《水调歌头·寿致政叔》词:“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靄 中山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仙茅》。

瑞气

吉祥之气

霞光瑞气

中山

(1)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兼……赵、 宋、 卫、 中山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逸老

(1).指遁世隐居的老人。《晋书·隐逸传·伍朝》:“﹝ 伍朝 ﹞诚 江 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访菊佳种》:“香阜位置於地宜,逸老相对与人合。” 郁达夫 《读史梧冈<西青散记>》诗:“逸老 梧冈 大有情,一枝斑管泪纵横。”

(2).犹养老。使老年人安乐。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 范文正 公在 杭州 时,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 洛阳 ,树园圃,以为逸老地。”

堂前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戏彩

见“ 戏彩 ”。

亦作“ 戏綵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元 郭钰 《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玄孙

曾孙的儿子

弥月

小儿初生满一月;指新婚满一月;足月,怀孕满十个月

红字

长篇小说。美国霍桑作于1850年。17世纪中叶,北美农村少妇白兰因与丈夫没有感情,在独居生活中爱上了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并生下女儿。事发后,她拒绝说出情人的名字,被教庭判处胸口佩戴红色a字(意为通奸)示众受辱。多年后,不能忍受精神痛苦的丁梅斯代尔终于在公开自己的“罪行”后死去。

眉间

在二侧眉毛间、额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紧接着鼻根上方的额骨或正中矢状断面通过此区的一点

更成

谓重修旧好。《左传·隐公六年》:“六年春, 郑 人来渝平,更成也。” 孔颖达 疏:“变更前恶而復为和好……自 狐壤 以来,与 郑 不和,今日復和,故曰更成。言更復 狐壤 以前之好也。”

中星

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叫中星。观察中星可确定四时。《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孔 传:“星,四方中星。” 孔颖达 疏:“‘星,四方中星’者,二十八宿布在四方,随天转运,更互在南方,每月各有中者。” 唐 韩休 《奉和圣制喜雨赋》:“乘正阳而驭六气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时之命。”

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人体穴位之一

功名富贵

指升官发财。 唐 李白 《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 亦应西北流。” 清 方文 《送陈旻昭御史征广西》诗:“功名富贵非所好,平生学力在闻道。”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在臣下看来,朝廷对于士大夫之家今后似乎应该设法羁縻笼络……广开功名富贵的途径,要使得他们有出头的一天。”

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分付

(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濠梁

犹 濠 上。梁,桥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明 刘基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 濠 梁之乐谁能写? 袁蚁 死后无画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 濠 梁兴。” 陈毅 《七星岩》诗:“攀崖试腰脚,垂钓话 濠 梁。”参见“ 濠上 ”。

剩有

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佳趣

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安闲

安宁清闲

安闲自在

第恐

只怕。表示拟测。 元 麻革 《守约斋为吕仲和作》诗:“第恐达者事,还为狷者嗤。” 元 麻革 《归潜堂为刘京叔赋》诗:“第恐遯世志,还负习隐讥。”

非熊兆

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 唐 李峤 《雾》诗:“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谁知倚马高,得遂非熊兆。”参见“ 非熊 ”。

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逼新

犹崭新。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我们要拿怎么多的人民,怎么大的领土,来建设一个逼新的国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