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移花原文

脉土滋春膏,嘉种无不宜。

偶用省耕暇,移花课花师。

园卉日以夥,位置殊参差。

或芳隐岩下,或丑露阿垂。

或以兰蕙质,荆棘乃蔽之。

隐者出诸薮,蔽者植之逵。

丛生丑露条,斤斧稍剪治。

遵彼除莠训,讵为伤仁慈。

须臾各得所,而吾心乃怡。

霏霏甘雨沾,澹澹和风披。

不枉大造恩,对之有所思。

所思知花易,人兮岂易知。

诗词问答

问:移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移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参考注释

春膏

(1).指春雨。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鶯。”

(2).纸名。参见“ 春膏纸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拟紫茎之逞瑞,伉兰蕙於亭皋。”

嘉种

优良的谷种。《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 孔颖达 疏:“上天乃下善穀之种。”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四傍纵要种些嘉穀,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省耕

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移花

移植花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移花种竹,叠石疏泉。”

花师

善于培植花木的人。 宋 曾慥 《类说·纪异录·花师》:“ 宋单父 ,字 仲儒 ,能种艺术,牡丹变易千种,上皇召至 驪山 ,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内人呼为花师。”

位置

(1)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按指定位置放木料

(2) 实际所处的地位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高自位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处理;安置

等他平平气,方好位置他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蕙质

(1).女子美好的仪态和秉性。 唐 陈山甫 《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髣髴烟光,飘颻蕙质。”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来求蕙质幽閒女,去做椒房左右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妾身姓 王 ,名 朝云 ,字 子霞 , 钱塘 人也,蕙质多奇,兰媌堪画。”

(2).指淑女。 唐 杨衡 《征人》诗:“望云愁玉塞,眠月想蕙质。”

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丛生

(1) 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

荆棘丛生的荒原

(2) 同类的事物同时出现

百病丛生

斤斧

(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 匠石 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 《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时代》诗:“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宣宗 索 赵嘏 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参见“ 斧正 ”。

仁慈

仁爱慈善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得所

(1).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语出《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汉书·王莽传上》:“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2).适当;适宜。 北魏 高湛 《养生论》:“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虚 《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盖其刚柔适中,缓急得所,勤故不废事,简故不扰民,明无不察,毫髮莫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钱敦堂 编修殁,其门生为经纪棺衾,赡恤妻子,事事得所。”

霏霏

(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甘雨

对农事特别适时的雨;甘霖

久旱逢甘雨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尔雅·释天》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风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不枉

不冤枉,表示事情没有白做。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消得一人,因君狂荡,不枉!不枉!”《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小兄不远千里而来,得见妹子玉貌,真个是不枉奔波走这遭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只要我亲手杀死几个敌人,就不枉党和 毛主席 教育了我一场,我死也甘心。”

大造

(1).大功劳;大恩德。《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则幕府无德於 兗 土之民,而有大造於 操 也。”《三国志平话》卷上:“专令 张飞 持书远见,倘蒙大造,特为解围。非特 刘备 蒙恩,抑且生灵受惠。”

(2).指天地,大自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业盛曩代,惠侔大造,泽及四海,功格八表。” 唐 刘长卿 《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诗:“大造功何薄,长牟气尚冤。” 明 李东阳 《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大造仁。” 清 黄景仁 《大造》诗:“大造视羣生,各如抱中儿。”

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