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破子)

作者:洪适 朝代:宋代

渔家傲引(破子)原文

渔父饮时花作荫。羹鱼煮蟹无它品。世代太平除酒禁。酒父饮。绿蓑藉地胜如锦。
渔父醉时收钓饵。鱼梁セ翅闲乌鬼。白浪撼船眠不起。渔父醉。滩声无尽清双耳。

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引(破子)的作者是谁?答:洪适
问:渔家傲引(破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适的名句有哪些?答:洪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时花

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宋 梅尧臣 《乞巧赋》:“列时花与美果,祈织女而丁寧。”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落梅山房 ﹞外为园,古木时花,牡丹最盛。”

无它

见“ 无他 ”。

世代

(1) 很多年代

世代隐藏的奥秘

(2) 好几辈;好几代

他家世代行医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回忆我的母亲》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酒禁

酿酒饮酒之禁。《后汉书·孔融传》:“时年飢兵兴, 操 表制酒禁, 融 频书争之。”《新唐书·食货志四》:“ 唐 初无酒禁。”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以是知自昔国学有酒禁也。”

胜如

超过

她继母对她非常好,胜如她的亲生母亲

钓饵

钓鱼时用以引鱼上钩的食物,以此比喻引诱人的事物

渔民放的钓饵凡是你见过的,什么样的都有

鱼梁

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乌鬼

川 俗事奉的鬼神名。或称乌蛮鬼。 唐 杜甫 《戏作俳谐遣闷》诗之一:“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仇兆鳌 注:“ 蔡宽夫 《诗话》: 元微之 《江陵》诗:‘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自注云:‘南人染病,竞赛乌鬼, 楚 巫列肆,悉卖龟卜。’乌鬼之名见於此。 巴楚 间,常有 * 祭鬼者,曰乌野七神头,则乌鬼乃所事神名耳。或云‘养’字乃‘赛’字之误,理或然也。 邵伯温 《闻见録》: 夔峡 之人,岁正月,十百为曹,设牲酒於田间,已而众操兵大噪,谓之养乌鬼。长老言地近乌蛮战场,多与人为厉,用以禳之。《艺苑雌黄》谓乌蛮鬼。”参阅 宋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四。另有二说:(1)鸬鹚的别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三》:“ 克 乃按《夔州图经》,称 峡 中人谓鸕鷀为乌鬼。 蜀 人临水居者,皆养鸕鷀,绳繫其颈,使之捕鱼。”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乌鬼》:“鸕鷀,水鸟,似鶂而黑, 峡 中人号曰乌鬼。 子美 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言此乌捕鱼,而人得食之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乌鬼’有种种解释,有人解为鸬鹚( 四川 人呼为‘渔老鸦’),我认为比较可靠。”(2)猪的别名。或特指祭鬼神用的猪。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漫叟诗话》云……‘予 崇寧 间往 兴国军 ,太守 杨鼎臣 字 汉杰 ,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 川 人嗜此肉,家家养猪, 杜 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四:“僕亲见一 峡 中人士 夏侯节 立夫 言:‘乌鬼,猪也。 峡 中人家多事鬼,家养一猪,非祭鬼不用。故於猪羣 * 呼乌鬼以别之。’此言良是。”

白浪

雪白的波涛。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诗:“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滩声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无尽

无穷尽的

无尽的水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