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作者:张养浩 朝代:元代

原文

赠美妓

手掌儿血喷粉哨,指甲儿玉碾琼雕,子见他杯擎玛瑙泛香醪。眼睛儿冷丢溜,话头儿热剔挑,把一个李谪仙险醉倒。茶蘼院风香雪霁,海棠轩绿绕红围,他便似碧桃花映粉墙西。梨花云春淡荡,杨柳雾晓凄迷,把一个陶学士险爱死。

诗词问答

问:《【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的作者是谁?答:张养浩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养浩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养浩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手掌

指人手的手指基部与腕部之间稍凹的部分,当屈伸时,手指正与之相合

指甲

指尖上覆盖的角质物,有保护作用

玛瑙

一种细纹玉石,常杂有蛋白石并有各种色彩,或排列成条状或带状,间有黑斑或呈苔状

香醪

美酒。 唐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诗:“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好梦狂随飞絮,閒愁浓胜香醪。” 清 陈维崧 《薄倖·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迭前韵》词:“酒槽珠溅,向当壚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眼睛

眼的通称

丢溜

转动貌。 元 张养浩 《红绣鞋·赠美妓》曲:“眼睛儿冷丢溜,话头儿热剔挑,把一箇 李謫仙 险醉倒。”

话头

说话的端绪

他接着话头往下讲

剔挑

挑逗。 元 张养浩 《红绣鞋·赠美妓》曲:“眼睛儿冷丢溜,话头儿热剔挑,把一箇 李謫仙 险醉倒。”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谪仙

亦作“ 謫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香雪

(1).指白色的花。 唐 韩偓 《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用本韵》:“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宋 苏轼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金 李好复 《雨中与客饮》诗:“暖风落絮飘香雪,小雨沾花湿梦云。”

(2).指梅花。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湖壖杂记》: 湖墅 有三胜地, 西溪 之梅名曰香雪。” 清 龚自珍 《虞美人·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词:“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3).比喻妇女用的花粉。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粉墙

用石灰等涂料抹墙

梨花云

《墨庄漫录》卷六引 唐 王建 《梦看梨花云歌》:“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瑶池 水光 蓬莱 雪,青叶白花相次发……落英散粉飘满空,梨花颜色同不同。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从梦中。无人为我解此梦,梨花一曲心珍重。”“梨花云”指梦中恍惚所见如云似雪的缤纷梨花。后用为状雪景之典。 元 岑安卿 《二月二日大雪偶赋时寓州郭》:“空阶夜落雪一尺,起看万树梨花云。”参见参见“梨花梦”、“梨云梦”、“梨云”。

淡荡

(1).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绣幃中淡荡春风,红浪轻翻翠被重。” 清 毛祥麟 《墨馀录·平原闻诗记》:“对景一吟,意惟清丽,如朝烟夕霞,别具一种淡荡可人之致,斯亦已耳。”

(2).犹含糊。 冰心 《往事二》八:“一切离别恨都不是淡荡的,犹疑的;是分明的,真切的,急如束湿的。”

(3).犹散淡;悠闲自在。 清 钱谦益 《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羡君真作淡荡人,閒即牵舟湖上住。”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凄迷

(1) 景物凄凉迷茫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善住《送中上人归故里》

(2) 怅惘;迷惘

陶学士

指 宋 人 陶穀 。历仕 后晋 、 后汉 ,至 后周 为翰林学士,故称。他曾得 党进 的家姬。一天 陶穀 掏雪水烹茶,问那家姬说:“ 党 家有这样的风味吗?”那家姬答道:“他是粗人,只知道在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哪有这种风味。”见《绿窗新话·党家妓不识雪景》。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又道是宜羊羔烂醉在销金帐底,不知他 陶学士 风流可也胜如 党太尉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罢筵》:“我们扮过了 陶学士 了。再扮一折 党太尉 何如?”

爱死

惜死。《左传·文公十年》:“敢爱死以乱官乎?” 唐 杜甫 《岁暮》诗:“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