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澜阁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文澜阁原文

四库钞书蒇次第,因之絜矩到南邦。

班佣此实官帑发,卢径彼殊众力扛。

衮钺必公慎取舍,淄渑细辨斥蒙厖。

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

诗词问答

问:题文澜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文澜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文澜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

2. 壬寅秋以四库全书分弆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者已次第就蒇因思江浙为人文渊薮宜令广布流传敕发内帑雇觅书手再缮全书三分安置扬州之文汇金山之文宗及此杭州之文澜三阁俾东南士子得就近观摩并有旨令不必靳固准愿钞写者钞写但不可致错乱遗失以昭我国家藏书美备教思无穷之至意

参考注释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南邦

南国;南方。《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 ,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讙声相逐,为我行贼。” 元 揭徯斯 《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 向 ( 向荣 )军既不能援, 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官帑

国库;国库里的钱财。 元 卢琦 《惠安道中》诗:“ 龙山 兵火后,百里总萧疎。官帑需新赋,公田索旧租。” 明 唐顺之 《建陈渡石桥记》:“其财取诸愿助之家,而不费官帑之一钱;其力取诸佣食之夫,而不劳公徭之一卒。”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回是拼命尊 孔 的政府和官僚先就动摇起来,用官帑大翻起洋鬼子的书籍来了。”

众力

(1).众人之力。《书·汤誓》:“ 夏王 率遏众力,率割 夏 邑。”《管子·君臣下》:“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 唐 杜甫 《石犀行》:“修筑隄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元 方回 《秋大热上七里滩》诗:“一檣合众力,至数十辈俱。”

(2).特指兵力。《南史·张畅传》:“ 彭城 众力虽多,军食不足。”《宋书·殷孝祖传》:“时普天同逆……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众力不少,并傖 楚 壮士,人情於是大安。”

衮钺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衮鉞中严於笔削,丝纶下逮於兜离。”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上畏昊天之视听,下思良史之衮鉞,则亡羊补牢,今犹可及。”

公慎

公正谨慎。 唐 陈子昂 《座右铭》诗:“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取舍

采取或舍弃;选择

取舍得当

淄渑

(1). 淄水 和 渑水 的并称。皆在今 山东省 。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战国策·齐策六》:“黄金横带而驰乎 淄 澠 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吕氏春秋·精谕》:“ 孔子 曰:‘ 淄 澠 之合者, 易牙 尝而知之。’” 清 吴伟业 《赠松江别驾日照安肇开》诗:“二水 淄 澠 杯酒合,三山楼观画图装。”

(2).比喻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浑然千里, 淄 澠 一乱。” 倪璠 注:“喻当时贵贱混乱,尽被掳辱矣。”《旧唐书·马怀素传》:“或古书近出,前志闕而未编;或近人相传,浮辞鄙而犹记。若无编録,难辨 淄 澠 。”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 元 尝取以置之两 汉 书中诵之拟之, 淄 澠 不能同其味,宫徵不能壹其声,体气各殊,弗可强已。”

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文澜

文章的波澜。 明 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赵朴初 《悼郭沫若同志》诗:“ 殷 契深功探史闕, 屈 骚妍演壮文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