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降中天

作者:江致和 朝代:宋代

五福降中天原文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
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
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
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
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
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
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诗词问答

问:五福降中天的作者是谁?答:江致和
问:五福降中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五福降中天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江致和的名句有哪些?答:江致和名句大全

江致和五福降中天书法欣赏

江致和五福降中天书法作品欣赏
五福降中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元宵

(1) 旧时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晚

(2) 灯节那天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馅汤团食品

三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飞燕篇》:“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芳辰三五,方 洛阳 而自娇;阑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叹。”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史记·天官书论》:“为国者必贵三五。” 司马贞 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辞·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 彭咸 以为仪。”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 战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记·天官书论》:“为天数者,必通三五。” 司马贞 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考七耀之盈虚,步三五之变化。”《云笈七籤》卷二十:“九灵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黄庭内景经·五行》:“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玄妙经》云: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钦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诗·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汉 郑玄 笺:“协和伐 殷 之事,谓合位三五也。” 孔颖达 疏:“言正合会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岁、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谓之五位。星、日、辰在北,岁在南,月在东,居三处,故言三所。”《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歼,尽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国语》岁、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谓岁、日、月、辰、星也。三所,谓 逢公 所凭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经纬也。”

(11).指三田五脏。《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谓八景及二十四真神营护人身,则三田五藏真气调柔无灾病也。”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餘,豫三五贱伎之末。” 李善 注:“《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视年在宫,常就三居五;五为死,三为生,能知三五,横行天下。”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独善鸡鸣、弹长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参见“ 九宫 ”。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天汉迴西流,三五正从横。”

(14). 晋 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师之备, 并 、 朔 、 秦 、 雍 严西讨之资, 青 、 冀 、 幽州 三五发卒。”《宋书·孝义传·孙棘》:“ 世祖大明 五年,发三五丁,弟 萨 应充行。”《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 梁 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15).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 陈达 、 杨春 三个头领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 清 朱彝尊 《<腾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 沉从文 《生存》:“长案旁坐下了三五个车夫。”

谓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所统郡县,便普三五;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汇注:“三五,犹《孙子兵法》所谓三令五申之教。”

御柳

(1).宫禁中的柳树。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御柳垂仙掖,公槐覆礼闈。” 唐 曹松 《长安春日》诗:“御柳舞着水,野鶯啼破春。”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之六:“ 上林 春去宫花落, 金水 霜来御柳黄。”

(2).树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今 闽 中有一种柳,其叶如松,而垂长数尺,其榦亦与柳不类。俗名为御柳。”

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珠帘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瞥见

瞧见;偶然看到

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

芳容

美好的容颜、仪态。 宋 柳永 《玉蝴蝶》词:“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 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生客边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清 李渔 《比目鱼·定优》:“若要睹芳容,领君看。”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俊眼

(1).高明的眼力。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四折:“欲待对官人説个明降,又恐怕肉身人道我荒唐,不俊眼的 襄王 对面儿犹疑梦想。”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还亏杀中庭一泪动伊心,发愤去叨咱福荫,一回头便觉惊人甚。俺俊眼儿可也煞堪钦,选得个良人直恁。”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 又嫱 谢絶吾儕,单近老社翁一位,可见他有识英雄的俊眼。”

(2).秀美的眼睛。《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粉面

(1).傅粉的脸。亦谓面颜白晳,有如傅粉。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坐久罗衣皱,杯倾粉面騂。” 宋 陈师道 《临江仙》词:“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借指美人。 宋 贺铸 《定风波·桃》词:“粉面不知何处在?无奈! 武陵 流水卷春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 杜十娘 ,斗筲之量饮千觴;院中若识 杜老媺 ,千家粉面都如鬼。”

春葱

喻女子细嫩的手指。 唐 白居易 《筝》诗:“双眸翦秋水,十指剥春葱。”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衬緗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随园诗话》卷三引 清 汪玉枢 《养蚕》诗:“小姑畏人房闥潜,采桑那惜春葱纤。”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灵犀

犀牛角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七香车

用多种香料涂饰或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亦泛指华美的车。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画轮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青牸牛二头。” 唐 白居易 《石上苔》诗:“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怎奈 红娘 心似铁,把 鶯鶯 扶上七香车。” 郁达夫 《由柳桥发车巡游一宫犬山道上作》诗之一:“田塍来往七香车,宛曲西行路几叉。”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云情

(1).云的情状。 宋 侯寘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词:“雪意初浓,云情已厚。黄昏散尽扶头酒。”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性格。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自适题诗寄赠》:“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张道者》:“ 慈觉长老 书 妙圆塔院 张道者 壁云: 张道者 ,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冥感》:“自遭狂且毒手,已从鬼籙潜身。只是柳性未寒,云情尚在。”

阳台梦

(1).指男女欢会。 五代 李存勗 《阳台梦》词:“ 楚 天云雨却相和,又入 阳臺 梦。”《水浒传》第六五回:“寃魂不赴 阳臺 梦,笑煞痴心 安道全 。”参见“ 阳臺 ”。

(2).词牌名。此调有两体,四十九字者,调见《尊前集》, 五代 李存勗 ( 唐庄宗 )制,因词又有“又入阳台梦”句,遂取以为名;五十七字者,调见《花草粹编》, 宋 解昉 制,两体截然不同。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还许

也许,还可能。《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那戏儿一出是怎么件事,或者还许有些知道的,曲子就一窍儿不通了。”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屋子里的银子,就您大哥知道,别人翻箱倒笼的费事,还许找寻不着。”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八:“ 老张 要是幸而有忏悔的机会, 孙八 还许阻止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