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宴

作者:陈昌时 朝代:宋代

太平宴原文

朝阳鸣凤马图河,雷动官僚宴泰和。
万国春风酣组绶,九天明月照笙歌。
红云瑞拥山呼寿,沧海恩深酒作波。
元朔丹崖声教远,愿昭鸿业刻嵯峨。

诗词问答

问:太平宴的作者是谁?答:陈昌时
问:太平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昌时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昌时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朝阳鸣凤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二十:“庚子八月,君果以身殉国耻。噫嘻!可不谓朝阳鸣凤耶!”亦省作“ 朝阳凤 ”。 唐 元稹 《春蝉》诗:“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马图

(1).即河图。《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 河 出马图。” 郑玄 注:“马图,龙马负图而出也。”《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八》:“马图呈宝,龟籙告灵。” 唐 吕温 《河出荣光赋》:“洞鉴龙宫之人,朗见马图之字。”参见“ 河图 ”。

(2).画马之图。 元 萨都剌 《题<瘦马图>》诗:“郎官并坐芙蓉幕,喜见马图天上落。” 元 张伯淳 《钱舜举<青骢图>》诗:“ 唐 韩 宋 李 都休论,且看 钱 家进马图。”

雷动

声音如响雷震动

台下欢声雷动

官僚

(1) 指官员;官吏

还有一次, * 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琐忆》

(2) 指官僚作风,官僚主义

不能耍官僚

你说说,我怎么官僚了?

(3) 拘泥于陋规琐则、条条框框或在本部门作威作福的政府官员

真是个死官僚

泰和

(1).太平。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或问泰和。曰:其在 唐虞 、 成周 乎?” 宋 光宗 《策问》:“其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风俗,清刑罚,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条陈之。朕将亲览。”参见“ 太和 ”。

(2).天地间冲和之气。 明 徐渭 《梅赋》:“先则浑沦庞篤,含泰和而独饱,酸则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参见“ 太和 ”。

(3).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参见“ 太和 ”。

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组绶

(1).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丝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綬,士佩瓀玟而緼组綬。” 郑玄 注:“綬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也。”《魏书·高祖纪下》:“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珮、大小组綬。”

(2).借指官爵。 唐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诗:“门传组綬身能退,家学渔樵跡更奇。” 明 徐渭 《赠沉母序》:“由此观之,人固不可以无实,至於实之名否,则其权不在管毫,而在组綬也的然矣。”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婿外家》诗:“所愿绍家学,非必袭组綬。”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云瑞

谓云呈祥瑞之色。《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晋 杜预 注:“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 南朝 齐 谢超宗 《郊庙歌辞·齐太庙乐歌·凯容乐》:“月灵诞庆,云瑞开祥。”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天锡予以云瑞,是何祥而何吉?”

山呼

(1).封建时代对皇帝的祝颂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 唐 卢纶 《皇帝感词》诗:“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山呼,共谢得当今主。”《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拜过,又率领众百姓望着北闕山呼舞蹈,共谢皇恩。”参见“ 嵩呼 ”。

(2).高声吹呼。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听各族山呼一语言,看远朋海会异衣冠。”

(3).鸟名。 明 杨慎 《鵯鵊非杜鹃》:“鵊,鵯鵊也。 唐 诗作‘仳鵊’,今名‘山呼’。”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卷四五:“山胡,一名山呼,一名珊瑚,出 岭 南,巧声之鸣。”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元朔

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唐 德宗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 清 钱谦益 《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丹崖

绮丽的岩壁。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 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

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鸿业

大业。多指王业。《汉书·成帝纪》:“朕承 太祖 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 唐玄宗 《并州置北都制》:“守宗社之大寳,恢中原之鸿业。”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若夫詔书之作,自 文 景 犹近质, 武帝 以后,时称《诗》《书》,润色鸿业,始为诗之流矣。”

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