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仿荆浩匡庐图·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陶镕灵运山居赋,檃括仲长乐志论。

我欲拈题浑不得,晴窗静对合忘言。

诗词问答

问:《题董邦达仿荆浩匡庐图·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

参考注释

陶镕

亦作“ 陶熔 ”。1.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前蜀 杜光庭 《亲随司空为大王醮葛仙化词》:“臣曲荷陶鎔,实深造化,唯虔祷祝,少答恩慈。” 宋 曾巩 《贺东府启》:“ 巩 蚤游墙屏,幸遇陶鎔。”《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 安老爷 、 安太太 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 谢觉哉 《不惑集·忆叔衡同志》:“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

(2).熔化,融合。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陶鎔 屈 宋 入大雅,挥洒日月成瑰词。”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之四:“ 陶 谢 与 李 杜 ,大冶归陶鎔。”

(3).比喻浸润,影响。 李书成 《学生之竞争》:“加之数十年陶熔于宦海,养成一种柔滑狡狯、麻木不知痛痒之性质。”

灵运

天命;时运。《晋书·武帝纪》:“我皇祖 有虞氏 诞膺灵运,受终于 陶唐 ,亦以命于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钦》诗之九:“时之圮矣,灵运未通。风马殊隔,区域异封。”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 周 家衍灵运, 于氏 兴高门。”

山居

(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檃括

亦作“ 檃栝 ”。1.矫正竹木邪曲的工具。揉曲叫檃,正方称括。《荀子·性恶》:“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 杨倞 注:“檃栝,正曲木之木也。”《淮南子·修务训》:“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檃括之力。”

(2).泛指矫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

(3).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加以剪裁、改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蹊要所司,职在鎔裁,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宋史·文苑传五·贺铸》:“尤长於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檃括,皆为新奇。” 朱自清 《诗多义举例·古诗一首》:“《涉江采芙蓉》一首全用《楚辞》,也许有点逐臣的意思,但那是有意櫽括,又当别论。”

长乐

(1).永久快乐。《韩非子·功名》:“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夬》:“如鱼逢水,长乐受喜。” 清 龚自珍 《以金石文字拓本寄秦恩复》诗:“如作器者言词良,长生长乐乐未央。”

(2).指 长乐宫 。 汉 班固 《西都赋》:“自 未央 而连 桂宫 ,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 。”

(3).用以泛指宫殿。 唐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诗:“ 长乐 鐘声花外尽, 龙池 柳色雨中深。” 清 陈维崧 《鹊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 长乐 夜乌啼,分明 湓浦 邻船话。”参见“ 长乐宫 ”。

(4).见“ 长乐坡 ”。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晴窗

亦作“ 晴牕 ”。明亮的窗户。 唐 杜牧 《闺情》诗:“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清 龚自珍 《跋某帖后》:“回忆幼时晴牕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

对合

犹对半。多指利润或利息同本钱相等。《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正遇在缺漆之时,见他的货到,犹如宝贝一般,不勾三日,卖个干净,一色都是见钱,并无一毫赊帐,除去盘缠使用,足足赚对合有餘。” 明 《杀狗记·乔人算帐》:“放上十年债,对合本利算一算,盘将起来,我和你做个大人家。”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