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妙高堂原文

高言山之体,妙言山之用。

体固迥出群,用亦堪娱众。

出群自静标,娱众在清供。

体用本互资,清静原相共。

设非澄怀对,率难契幽综。

诗词问答

问:妙高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妙高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参考注释

高言

(1).大言,过甚之辞。《管子·任法》:“是故人主有能用其道者……羣臣无诈伪,百官无姦邪,奇术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商君书·农战》:“学者成俗, * 舍农,从事於谈説,高言伪议,舍农游食,而以言相高也。” 章炳麟 《辨诗》:“夫以 孙 许 高言 庄氏 ,杂以三世之辞,犹云《风》《骚》体尽,况乎辞无友纪,弥以加厉者哉?”

(2).高声说话。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一回:“ 康天成 老汉站起来说:‘你说完了吧?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太阳。’”

(3).高妙之言。《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行伪险秽,而彊高言谨慤者也。” 汉 贾谊 《新书·劝学》:“见教一高言,若飢十日而得大牢焉。”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大句斡玄造,高言轧霄峥。”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以常谈为才语,谓暴謔为高言。此又一蔽也。”

妙言

一个俏皮话、句子或短语;一个巧妙的、逗人笑的词句;一句机智的话

出群

犹言出众。《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羣,勇欲絶众。”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羣。”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只为我才貌出羣,声名播远,京中多少王孙公子,骚人墨客,户外之履常满,笥中之句频投。”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某家有小儿,甫六龄,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矫矫出羣。”

清供

(1).清雅的供品。旧俗凡节日、祭祀等用清香、鲜花、清蔬等作为供品。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不令俗物扰清供,只除哦诗一事无。”

(2).犹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势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设,当为补入清供……此物不须特製,竟用蓬头小笔一枝,但精其管,使与濡墨者有别,与锹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体用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是用发恳惻之诚,咨体用之要。”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制云: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宜时懿戚,同此体用。” 严复 《原强》:“且一羣一国之成之立,其间体用功能,实无异于生物之一体,大小虽殊,而官治相准。”

(2). 中国 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相共

共同,一道。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

澄怀

清心,静心。《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清 金圣叹 《<水浒传>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