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玉泉原文

南齐事迹已销沉,曾立苔碑记古今。
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
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
行客不须閒照影,要知泽物溥春霖。

诗词问答

问:玉泉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玉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董嗣杲玉泉书法欣赏

董嗣杲玉泉书法作品欣赏
玉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南齐

南朝 朝代名。公元479年 萧道成 ( 南齐高帝 )建,都 建康 (今 南京 ),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 四川 ,北到 淮河 、 汉水 ,史称 南齐 。公元502年为 南朝 梁 所灭。

事迹

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

英雄事迹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的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谈骨气》

销沉

(1).犹消沉。谓衰退没落。《北齐书·文宣帝纪》:“《礼》云《乐》云,销沉俱振。” 金 元好问 《颍水》诗:“胜概销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裴哀。”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儒学统一云者,他学销沉之义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各样同盟于是暂别,喊声于是低微,运动于是销沉,刊物于是中辍。”

(2).指使衰退没落。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錮蔽其聪明,夭閼其思想,销沉其志气,桎梏其灵能。”

(3).消逝,消失。 唐 杜牧 《登乐游原》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元 王学文 《绮寮怨》词:“当日登临,都化作梦销沉。”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譬如 陈师曾 、 齐白石 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 日本 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

(4).埋没无闻。 宋 叶适 《祭陈益之待制文》:“销沉至死,有困无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盖於诸女,悲其销沉,爰託稗官,以传芳烈。”

(5).凋落,死亡。 明 邵璨 《香囊记·酬恩》:“故旧销沉,往事难论。”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诗:“廿载销沉各老翁,江乡旧馆酹残红。”

碑记

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

(2).泛称老者。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 宋 陈师道 《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汤 入 夏 ,付国于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国于一老。” 王闿运 《哀江南赋》:“既伤一老,申命元臣。”

抚掌

(1).拍手。多表示高兴、得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用 荀攸 计”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公闻 攸 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 子远 ,卿来,吾事济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陆士衡 闻而抚掌,是所甘心; 张平子 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宋 乐史 《广卓异记·萧瑀》:“ 太宗 抚掌,极欢而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诸王抚掌称快道:‘两个国手,原是天生一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法时帆谑语》:“ 时帆 曰:‘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载,请公慎勿将其文再行割裂也。’闻者抚掌。”

(2).犹言笑谈。《晋书·王羲之传》:“衣食之餘,欲与亲知时共欢讌,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翘心不朽,抚掌浮云。” 清 顾士荣 《<柳南随笔>序》:“著《虞初》、《诺皋》之异事,标解颐抚掌之新闻。”

演法

(1).宣讲教义。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亦犹文士製碑,序终而续以铭曰;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之四:“安禪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明 单本 《蕉帕记·揭果》:“那日演法之时,天曹便欲诛戮。又亏 长春子 求饶,留汝性命。”

(2).谓传布教义的方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一教,较浮屠、天方尤为诞罔……其演法则有‘跳布札’、‘放乌’、‘卜藏’诸技。”

传心

(1).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 达摩 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 唐 希运 《传心法要》。 唐 王维 《同崔兴宗送瑗公》诗:“一施传心法,惟将戒定还。” 唐 齐己 《荆渚逢禅友》诗:“閒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裴休》:“ 休 会昌 中官於 钟陵 ,请 运 ( 希运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师不顾曰:‘若形於纸墨,何有吾宗!’ 休 问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休 録之为《传心法要》云。” 清 道霈 《重刊<坛经>缘起》:“佛佛出世,祖祖传心。”

(2).指儒家的道统传授。 宋 何坦 《西畴常言》:“道统之传自 尧 舜 ,《书》虽载‘精一’传心,而学之名未著也。”

树头

树干以上的部分。 唐 韩偓 《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鬚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小桃花》:“三分春色一分休,始见桃花着树头。” 宋 杨万里 《病中感秋》诗:“病中一别祇三秋,况见西风在树头。”

过家家

一种模仿家庭生活的儿童游戏。 海默 《从城里来的姑娘》:“在这位贫农的女儿还梳着一根朝天椎小辫和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的小手一牵就进了城,从此她改了名换了姓,成了一个办洋务的阔人家的丫头了。” 郑万隆 《年轻的朋友》七:“他们从小住在一个院里,是‘过家家’的朋友。”

尾尾

(1).形容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宣和遗事》前集:“役民夫百千万,自 汴梁 直至 苏 杭 ,尾尾相含,人民劳苦,相枕而亡。”

(2).娓娓。形容说话言词动听。 明 刘基 《郁离子·公孙无人》:“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

行客

(1).行旅;客居。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於野鄙。”《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举孝廉,稍迁, 中平 末,拜 九江 太守。免,遭乱行客,病卒。”

(2).过客;旅客。《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砾石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 高诱 注:“行客,犹行路过客。”《南史·夷貊传下·文身国》:“土俗欢乐,物丰而贱,行客不齎粮。”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诗:“ 巴 东秋气早,行客已悽悽。”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行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讲行客拜坐客,也是等他二位来;难道母亲就这样跑到街上去不成?”《天雨花》第二七回:“行客每先看坐客,徧望乡中亲友们。”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要知

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泽物

施恩于人,做好事。 明 宋濂 《溧水端氏家牒序》:“ 安生 邦远 ,字 国用 ,幼孤,能自振其家。每以泽物为务,借贷而不偿者焚其券,如古之宽厚长者。”

春霖

连绵的春雨。 唐 薛能 《雨后早发永宁》诗:“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 前蜀 贯休 《春晚闲居寄陈嵩伯》诗:“春霖闭门久,春色聚庭木。” 元 周霆震 《二月十六日晚青兵逼城红不战而溃暂匿近壕小屋多走横溪》诗:“孤藩酣春霖,战舰一时集。” 闻一多 《死水·泪雨》:“那原是舒生解冻的春霖,却也兆征了生命的哀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