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府内矮柏(一作桧)十韵

作者:吴融 朝代:唐代

原文

擢秀依黄阁,移根自碧岑。
周围虽合抱,直上岂盈寻。
远砌行窥顶,当庭坐庇阴。
短堪惊众木,高已让他林。
日转无长影,风回有细音。
不容萝茑附,只耐雪霜侵。
玉帐笼应匝,牙旗倚更禁。
叶低宜拂席,枝褭易抽簪。
绿涧支离久,朱门掩映深。
何须一千丈,方有岁寒心。

诗词问答

问:《三峰府内矮柏(一作桧)十韵》的作者是谁?答:吴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吴融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融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85-20

参考注释

擢秀

擢,抽,拔;秀,生长茂盛的植物。比喻人才秀出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白居易《有木》

黄阁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移根

犹移植。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我污池中的白莲,如今才移根在 瑶池 里来了!”参见“ 移植 ”。

碧岑

青山。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明 陈子龙 《南乡子·春闺》词:“草色萋迷郎去路,沉沉,一带浮云断碧岑。” 清 李雯 《太平寺闻子规》诗:“谿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周围

在中心点的四周

周围没有一个人影

合抱

两臂抱拢(多指圆柱、大树等的粗细)

那棵千年古树十个小伙子才能合抱

直上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当庭

在法庭上

检察官当庭就认为这不能作为犯罪的证据

庇阴

同“ 庇廕 ”。《左传·文公七年》:“ 昭公 将去羣公子。 乐豫 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阴矣。’”《诗·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汉 郑玄 笺:“热气太盛,人皆不堪,言我无所庇阴而处。”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萝茑

(1).女萝和茑。两种蔓生植物。常缘树而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室闇萝蔦,檐梢松栝。” 元 倪瓒 《春日云林斋居》诗:“石梁萝蔦垂,翳翳行踪断。”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山水縈紆,萝蔦幽蔚。”

(2).比喻亲戚关系。 清 赵翼 《土歌》:“君不见双双粉蝶作对飞,也无媒妁订萝蔦。”参见“ 蔦萝 ”。

霜侵

(1).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2).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玉帐

(1).玉饰之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凤之輦而来……共玉帐高会。” 唐 张说 《虚室赋》:“玉帐琼宫,图奢务丰;朱门金穴,恃满矜隆。”

(2).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守金城之汤池,转絳宫之玉帐。” 唐 李商隐 《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玉帐》:“玉帐乃兵家厌胜之方位,主将於其方置军帐,则坚不可犯,如玉帐然。其法,出于《黄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正月建寅,则巳为玉帐。” 清 查慎行 《拟玉泉山大阅》诗:“野旷金鉦转,沙平玉帐铺。”

(3).借指主将。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堂中坐玉帐,堂下森蛇矛。”

(4).教席前的帷帐。借指师长。 清 刘献廷 《贺吴玉枢长公素臣入太学》诗:“异闻趋玉帐,奇字发金庭。”

牙旗

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 薛综 注:“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宋 陆游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诗:“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二:“不容 水部 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拂席

拂拭坐席。表示尊敬。《战国策·燕策三》:“ 田光 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唐 韩愈 《山石》诗:“铺牀拂席置羹饭,疎糲亦足饱我飢。”《旧唐书·文苑传下·王维》:“ 维 以诗名盛於 开元 、 天宝 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駙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抽簪

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李善 注引 锺会 《遗荣赋》:“散髮抽簪,永纵一壑。”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 清 曹寅 《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

支离

(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千丈

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岁寒心

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七:“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折节从今交国士,死生一片岁寒心。” 清 顾炎武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参见“ 岁寒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