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春阴原文

春后谁令百日阴,雨淫风横雨相侵。
天公未有惜花意,野老空存念麦心。
共怪丛均亦黄落,终怜老桧独萧森。
过中不克阳安在,夏旱前知未易禁。

诗词问答

问:春阴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春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日

又叫百岁,为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

淫风

放荡的风俗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未有

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花意

花的意态。 唐 孟郊 《看花》诗:“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 宋 陈师道 《晦日》诗:“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 宋 范成大 《寿栎堂前小山峰凌霄花开因名之曰凌霄峰》诗:“山容花意各翔空,题作 凌霄 第一峰。”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黄落

(1).谓草木枯萎凋零。《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鴈南归。”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2).指枯草落叶。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海无隐飈,山有黄落。”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林飞黄落,山积白雪。” 宋 戴复古 《山中即目》诗之一:“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过中

(1).过了中年。《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淹蹇留而无成。” 王逸 注:“年已过半。”

(2).过半。 宋 张耒 《上元》诗之一:“清晨謁帝 大明宫 ,拜赐归来夜过中。”

(3).超过适当的限度。 元 姚燧 《江汉堂记》:“人见其不俭不及,不丰过中。” 元 姚燧 《国子司业滕君墓碣铭》:“刑或过中,必揆以义。”

不克

不可能;未能攻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前知

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 伍子胥 )为人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治拜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寃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序》称 天祐 元年, 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今百书遂无存者,则 贄 可谓前知矣。”《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他背地里合我説, 妙玉 怎么前知,怎么参禪悟道,如今他遭此大难,如何自己都不知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中国驻日代办致柏林外部之电》:“ 德国 私人之参与战事,当为 德国 政府所前知。”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