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芦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油葫芦原文

你直恁的倚势挟权无事狠。

王庆打科云:好打这弟子孩儿。正末唱:脊梁上打到有五六轮。

似这等泼差使谁敢道赚分文。

王庆云:你这厮有酒肉吃处。便去的紧也。正末唱:我只道噇酒吃肉央的人困。

元来是杀生害命揣的咱紧。

王庆云:你每日将钱钞。则是吃酒。正末唱:谁有閒钱补笊篱。

王庆云:你这厮贪酒溺脚跟。一世儿不得长俊。正末唱:谁贪酒溺脚跟。

若是你那杀1*1人也一地里将咱寻趁带云:若是杀1*1人处。

不教别人去。则教李顺去。

唱:哥也偏怎生我手𥚃有握刀纹。

诗词问答

问:油葫芦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油葫芦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油葫芦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一折

参考注释

直恁

犹言竟然如此。《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一折:“一回家怨天公直恁困英豪,嘆良金美玉何人晓!”《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是甚么人?直恁大胆!” 清  李渔 《凰求凤·囚鸾》:“好事磨人直恁奇,既得便宜,又失便宜。”

无事狠

见“ 无事哏 ”。

好打

(1).狠打。《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原説 吴 下妇人刁,多是一派虚情,人不曾死,就告人命,好打!”《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怎説没有?……如不取来,连你也是一顿好打!”

(2).犹好歹。不管怎样。 元  杨显之 《潇湘雨》楔子:“好打则今日我就要开船也。”

方言。该打。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吃糠》:“公公,你看么?真个背后自逼逻东西吃,这贱人好打!”

弟子孩儿

骂人话。娼妓生的孩儿。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桩事都是那长老秃驴弟子孩儿,我明日慢慢的和他説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尀耐这没廉耻的小弟子孩儿!”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脊梁

〈方〉∶脊背

脊梁骨

这等

(1) 这般;此类

没想到会出这等怪事

(2) 如此

有劳二位这等费心

差使

(1) 派遣

(2) 指官职或职务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朱自清《背影》

(3) 被派去做的事

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吴伯箫《猎户》

道赚

犹唱赚。古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宋之乐曲》引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遏云要诀》:“夫唱赚一家,古谓之道赚。”

分文

(1).一分一文,极言钱少。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若谓非贫乏有可送纳,即自 元祐 元年至今,并不曾纳到分文。”《醒世姻缘传》第十回:“分头寻觅足色足数金银,分文不少,托得二人交付进去。”《文明小史》第十一回:“只要他们肯顶名,就是做万民伞的钱,还有那盖造生祠的款子,通统是敝东自己拿出来,决不要他们破费分文。”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有三千余,与开明书店交涉至今,还是分文得不到。”

(2).分析文字。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絶之闕,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庆云

五色云。古人以为祥瑞之气

俄而祥凤庆云。——唐· 李朝威《柳毅传》

酒肉

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饮食。《孟子·离娄下》:“其良人出,则必饜酒肉而后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遭母丧,在 晋文王 坐,进酒肉。”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回日,并许进酒肉。”

只道

只说;只以为。 宋  杨万里 《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料那人争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负。”《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

元来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杀生

指宰杀牲畜、家禽等生物。佛家指杀害一切生灵,并以为十恶之一。佛门十戒中第一是不得杀生

不杀生

害命

杀害性命

图财害命

你每

(1).你。每,后缀。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侵早已掛了招子,你却百般推抵,又不知你每生着何意?”《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那 杨员外 对着 杨三官人 説不上数句,道是:‘明日是岳帝生辰,你每是 东京 人,何不去做些杂手艺?’”

(2).你们。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半印勘合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出,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却待上前相助,只见 雍巫 大喝曰:‘甲士们,今番还不动手,平日养你每何干?’”

钱钞

旧时泛指钱

笊篱

用竹篾、柳条或铁丝等编织的用具,能漏水,用在水、汤里捞东西

贪酒

贪爱饮酒。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你这廝贪酒溺脚跟,一世儿不得长俊。”《水浒传》第三九回:“兄弟小心,不要贪酒,失误了哥哥饮食。” 清  李渔 《比目鱼·回生》:“捕鱼学会便贪酒,世上渔翁即醉翁。”

脚跟

脚后跟

站稳脚跟

一世

(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謁。閽吏白 傅霖 请见, 咏 责之曰:‘ 傅先生 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辈子。《史记·魏豹列传》:“一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与你这把钥匙,你一世儿吃不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句话要问一个村姑蠢妇,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就是做一个安顺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举世;全天下。《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吕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汉书·礼乐志》:“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一世之弃,君独从之;一世之慕,君独违之。”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长俊

长进;上进。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你这廝贪酒溺脚跟,一世儿不得长俊。”《西游记》第四八回:“你这呆子,忒不长俊!出家人寒暑不侵,怎么怕冷?”

若是

——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应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水浒传》

他若是不去,我们就让别人去

你那

你老人家。对老人的尊称。 清  王筠 《箓友肊说》:“都中称所尊敬者曰‘你那’,即是你老人家,则‘那’者又‘老人家’三字之合音也。”

*

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

一地

(1).一处地方。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 太伯 辞之 吴 ;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 。”《旧五代史·谢彦章传》:“ 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

(2).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 ” 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 ,与 营丘 一地也。” 唐  李山甫 《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3).到处。 宋  刘克庄 《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 一地里 ”。

(4).犹一味,总是。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十出:“婆婆八年忺要头髻,才瞥见一地欢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那作怪的书生,坐间悄一似风魔颠倒。大来没寻思,所为没些儿斟酌,到来一地的乱道。” 元  刘致 《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有一等雄心屠户贪微利,曣馋涎豪客思佳味。一地把性命亏图,百般地将刑法陵迟。”参见“ 一地里 ”。

(5).犹满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和尚一面送酒,公子一面用手谦让……把盅子砸了个粉碎,泼了一地酒。”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过礼那一天, 小芹 跟她娘闹起来,把 吴先生 送来的首饰绸缎扔下一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