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尧山书事

作者:夏竦 朝代:宋代

九日登尧山书事原文

满头黄1~1菊鬓毛斑,曾议皇王对尔颜。
今日临风轻霸迹,尧山应合胜牛山。

诗词问答

问:九日登尧山书事的作者是谁?答:夏竦
问:九日登尧山书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竦的名句有哪些?答:夏竦名句大全

夏竦九日登尧山书事书法欣赏

夏竦九日登尧山书事书法作品欣赏
九日登尧山书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皇王

指古圣王。后亦泛指皇帝。《诗·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毛 传:“皇,大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皇王施令,寅严宗誥。”《新唐书·刘蕡传》:“虽臣之愚,以为未极教化之大端,皇王之要道。” 宋 范仲淹 《六官赋》:“克勤于邦,致皇王之道。”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事相类》:“ 魏 东阿王 见 邯郸淳 先傅粉裙襦,诵俳优小説数千言,继乃正衣冠与论皇王大道。”豫剧《卷席筒》第一场:“闻听今春皇王开科,孩儿近日在家温习功课,准备进京赴考,望爹爹莫怪!”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霸迹

见“ 霸迹 ”。

亦作“ 霸跡 ”。1.犹霸业,王业。 南朝 梁 刘遵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分蛇沦霸迹,提剑灭雄威。” 唐 褚亮 《赋得蜀都》诗:“英图多霸跡,歷选有名臣。”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自 蓟门 ,歷观 燕 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

(2).特指建立了赫赫王业的 汉 朝。《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桓桓 魏武 ,外託霸跡,志掩 衡 霍 ,恃战忘敌。” 吕向 注:“霸跡,谓 汉 朝也。言其外託事 汉 以示天下而志欲掩取 吴国 ,恃其战勇,轻忘 吴 敌也。”

应合

应当;该当。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 蓬莱 足云气,应合总从龙。”《元典章·户部四·夫自嫁妻》:“ 张世荣 原要买休钱,应合没官。”

应和配合;应和。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五:“两位演员的了解力都很不错,一反一正,一内一外,收到了应合之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她们用同样艰苦的脚步配合着前线上的步伐,用自己忠贞的心应合着丈夫的杀声!”

牛山

山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 春秋 时 齐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国 魏 曹植 《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惧 平仲 之我笑。”《晋书·慕容德载记》:“﹝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东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无不死!’愴然有终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 何必独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马君卿登高》诗:“ 牛山 元有恨,休讶泪长流。”参见“ 牛山叹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