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郎中请赞

作者:释宗杲 朝代:宋代

蔡郎中请赞原文

赋性暴,举止傲,说甚道。
有个没意智獃郎,随例妄想颠倒。
蔡郎中还见麽,若也当面讳却,便是监主自盗。

诗词问答

问:蔡郎中请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问:蔡郎中请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杲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赋性

(1).天性;品性。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盖缘臣赋性刚拙,议论不随。” 明 李贽 《与周贵卿书》:“所恨僕赋性太窄,发性太急,以致乖迕难堪。”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马希贤 ﹞虽然是一个赋性谦卑的人,也感觉到命运在给自己开着过于恶毒的玩笑。”

(2).命运。《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 莫谁何 听得此语,流下泪来道:‘赋性不辰,两亲早背,至今徒怀风木之感。’”一本作“ 赋命 ”。

举止

指姿态和风度

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后汉书·冯异传》

注意你的举止

察其举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意智

(1).犹心计;主见。《后汉书·鲜卑传》:“自 匈奴 遁逃, 鲜卑 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颜鲁公 只是有忠义而无意智底人,当时去那里见使者来,不知是贼,便下两拜,后来知得方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权次卿 ﹞眠在枕头上,呆呆地想了一回,等待几时,不见动静,没些意智。”

(2).犹智慧。《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殂于 永安宫 ,时年六十三” 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载 先主 遗诏敕 后主 :“可读《汉书》、《礼记》,閒暇歷观诸子及《六韜》、《商君书》,益人意智。”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六:“静发降灵香,思神意智长。”

随例

按照惯例。《周书·文帝纪上》:“ 天兴 初,徙豪杰於 代都 , 陵 随例迁 武川 焉。” 唐 刘禹锡 《贺赦上皇太子笺》:“某职守有限,不获随例称贺宫庭。”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官 闽 者初亦未知板之漫灭如是,姑亦随例取之。”

妄想

(1) 狂妄地打算;梦想

他处于怀旧的妄想中

(2) 不能实现的打算

(3) 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

他的希望只不过是妄想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郎中

(1) 中医医生

(2) 对他人亲随的敬称

兄长,这几位郎中,是张都监相公处差来取你。——《水浒传》

(3) 官名。清朝六部以下设司,司设长官郎中

(4) 宫廷的侍卫

当面

(1) 当某人在场时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2) 当着面和直对,尤指藐视

我能够有这样一天当面申斥他

便是

(1).即是,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闻习见者为平常,而以其罕闻骤见者为怪异,则怪异平常便是两事,经世出世便是两心。”

(2).即使;纵然。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便是 熊渠 、 养由基 、 李广 主名不审,无害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红楼梦》第四九回:“便是不会,也没难处。”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

(3).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离了他家门便是。”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贾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馆于舍亲 卜 宅,尊客过问,可至浮桥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为。《水浒传》第二一回:“那老儿见是 宋江 来,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又见晚下来。望官人搭几步则个。’”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三:“鐘声欲絶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监主自盗

盗窃自己所负责经管的公家财物。《旧唐书·杨炎传》:“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亦作“ 监临自盗 ”。 曾慥 《类说》卷二引《名臣传·杜衍》:“ 衍 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 舜钦 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 衍 , 衍 亦以此求退。”《宋史·薛嗣昌传》:“监公使库 皇寘 坐狱, 嗣昌 奏请之,遂以监临自盗责 安化军 节度副使,安置 郢州 。”后通作“监守自盗”、“监守自盗”。《明史·刑法志一》:“罪应加者,必赃满数乃坐。如监守自盗,赃至四十贯。若止三十九贯九十九文,欠一文不坐也。”《清文献通考·刑五》:“苟其召公那移,尚可曲谅;若监守自盗,肆行无忌,岂可以赃完限内遂从末减耶?” 叶永烈 《科学福尔摩斯》八:“从须末的化验结果来看,那理所当然是属于 吴为 的--Mn血型、患糖尿病、喜欢抽烟,这几点完全合拍。难道真是 吴为 监守自盗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