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悟本 朝代:宋代

偈原文

乾闼婆王曾奏乐,山河大地皆作舞。
争如跛脚老云门,解道腊月二十五。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悟本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悟本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悟本名句大全

释悟本偈书法欣赏

释悟本偈书法作品欣赏
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乾闼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奏乐

演奏乐曲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争如

(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 * 坐法坛?”

(2).犹怎奈。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犹不如。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 曹瞒 。” 清 丁澎 《见燕》诗:“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説故乡。”

跛脚

(1).瘸腿。亦指瘸腿的人。《花月痕》第五一回:“此时跛脚已生一男一女,都出来叩见。”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 婵娟 :](捧腹憨笑)呵哈哈哈……跛脚公子,真是受罪!真是受罪!”

(2).蹩脚。比喻尴尬、差劲。 王统照 《旗手》:“然而他们所希望按时而行的大动物却弄得十分跛脚,一天会没有一次客车。”

云门

(1). 周 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郑玄 注:“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 黄帝 曰《云门》、《大卷》。 黄帝 能成名万物,以明民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旧唐书·音乐志一》:“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书·辨乐》:“古之作乐,各用其宫。”自注:“如《大司乐》:舞《云门》,则圜钟为宫。”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古文苑·孔融<杂诗>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章樵 注:“云门谓门第穹崇,上侵云汉。”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云门,传刻仅留于朔塞。”

(3). 汉 云阳县 的城门。《文选·班彪<北征赋>》:“歷 云 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注:“ 云阳 ,古县,在 池阳 西北,属 右扶风 。云门,即 云阳县 门也。《汉书》: 左冯翊 有 云阳县 。”

(4).山门。借指寺庙。 唐 杜甫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诗:“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诗之一:“云门老僧定未起,白阁道士遥相迎。” 唐 尚颜 《寄荆门郑準》诗:“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张铣 注:“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为云门,犹云来则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6). 蜀 的代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烟沉冰井,雨歇 云门 。” 倪璠 注:“此以《蜀都赋》有云门,故以 云门 指 蜀 。” 唐 崔涂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 云门 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7).指谷口。 晋 惠远 《庐山东林杂诗》:“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闢。” 唐 马戴 《早发故山作》诗:“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8).山名。在 浙江 绍兴 南。亦名 东山 。山有 云门寺 。 南朝 梁 处士 何胤 曾居于此。《梁书·文学传下·王籍》:“﹝ 王籍 ﹞除轻车 湘东王 諮议参军,随府 会稽 。郡境有 云门 、 天柱山 , 籍 尝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调歌头·寿赵文昌》词:“胸有 云门 禹穴 ,笔有禊亭 晋 帖,风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写琅玕。”

(9).山名。在 山东省 青州市 南。一名 云峰山 。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元润还白下》诗:“屴崱君能到, 云门 得暂停。”

(10).山名。在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连 乐昌县 界。山有 云门寺 。 五代 文偃禅师 居此。参见“ 云门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宋 陈师道 《请兴化禅师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记为世导师,绍云门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至云门之訶佛,则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参见“ 云门宗 ”。

(1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素问·水热穴论》:“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写四支之热也。” 王冰 注:“云门在巨骨下,胸中行两傍。”

解道

(1).懂得;知道。 唐 张籍 《凉州词》:“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 凉州 。” 宋 陈师道 《老柏》诗之二:“解道庭前柏,何曾识 赵州 。” 清 纳兰性德 《如梦令》词:“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啊‘澄江净如练’,这种妙处谁能解道?”

(2).犹能吟,会吟。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杨万里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君不见 李 家 謫仙 吟掉头,解道 蛾眉 山月半轮秋。”

(3).讲述,诉说。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这无限的焦情向谁解道?”

腊月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