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梅开仆以病未能往观亦缘此辞闾丘之约今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原文

七里梅花自一村,县楼目断暮云深。
玉人为弄昆溪笛,尘榻空横单父琴。
知有春心传庚岭,可无雪兴在山阴。
金鞍族马何时到,试听东堂偪仄吟。

诗词问答

问:《定光梅开仆以病未能往观亦缘此辞闾丘之约今》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 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寳。”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序·吕紫微》:“余以 宣城 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极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河南 献玉人,高三尺。”《北史·隐逸传·崔赜》:“ 蓝田 令 王曇 於 蓝田山 得一玉人,长三四寸,著大领衣,冠幘。”

(3).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楷 ﹞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 唐 元稹 《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 谢逸 《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繫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 《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鈿箜篌。”

(4).对亲人或所爱者的爱称。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张先 《菩萨蛮》词:“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则今朝别了玉人,多感承谢了盘费。”

(5).仙女。 唐 贾岛 《登田中丞高亭》诗:“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 见不教吹。”

尘榻

《后汉书·徐稺传》载,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不至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尊。” 唐 元稹 《鄂州寓馆严涧宅》诗:“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掛尘榻空含情。”

单父琴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宓子贱 治 单父 。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以“单父琴”为称颂地方官治绩之典。 唐 张说 《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授 豳州 三水 令,曳尚方之舃,鸣 单父 之琴,志道不矜其大才,勤政无陋其小邑。” 唐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尘满 莱芜 甑,堂横 单父 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春心

两性间相思爱慕的情怀

传庚

旧时谓订婚时交换年庚帖。 秋瑾 《精卫石》第三回:“夫人正在多忙碌,般般果点配时新,访问丫头知底细,传庚今日聘千金。”

雪兴

(1).雪景引起的兴致。 唐 白居易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诗:“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2).雪夜访友的兴致。用 晋 王徽之 雪夜访 戴逵 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宋 梅尧臣 《仲连有夜坐见怀之什因成答章》诗:“何当因雪兴,过此未应迟。” 宋 王安石 《和叔雪中见过》:“忽值故人乘雪兴,玉堂前话得重寻。”参见“ 雪溪 ”。

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试听

试行收听。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东堂

(1).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 唐 王维 《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 金 蔡珪 《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慙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

(2).《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 刘毅 家在 京口 ,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

(3).指 晋 宫的正殿。 晋武帝 时 郤詵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 唐 王建 《送薛曼应举》诗:“子去 东堂 上,我归南涧滨。” 唐 李频 《送友人游蜀》诗:“ 东堂 虽不捷,西去復何愁。” 宋 王珪 《呈永叔书事》诗:“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 东堂 。”参见“ 东堂桂 ”、“ 东堂策 ”。

(4). 宋 毛滂 的号。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若 黄子鸿 所著《纫兰》别集,风流俊迈,非不可追响 东堂 ,齐踪 西麓 也。”

偪仄

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8.匆迫;短暂。

6.窘迫。

诗文赏析


【原题】:
定光梅开仆以病未能往观亦缘此辞闾丘之约今辱示诗走答一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