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解州李学士

作者:林逋 朝代:宋代

寄解州李学士原文

解梁贤守古难同,张盖垂鞭自士风。
馆职久衔疏旧地,郡符重剖枉名公。
印厅孤坐琴尊外,铃阁清谈易老中。
闻演丝纶徵诏近,相如文学动天聪。

诗词问答

问:寄解州李学士的作者是谁?答:林逋
问:寄解州李学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逋的名句有哪些?答:林逋名句大全

林逋寄解州李学士书法欣赏

林逋寄解州李学士书法作品欣赏
寄解州李学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守古

遵守古训。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守古循志,案礼修义,輒为将相所不任。”

张盖

张开伞盖;打伞。《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之相 秦 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晋书·天文志上》:“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棊局。” 唐 李贺 《瑶华乐》:“列斾如松,张盖如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又至 成化 间,定五年一大恤,命司礼掌印内臣主之,出则张盖列骑,正坐於棘寺堂。”或曰,戴席帽谓之“张盖”。参阅 宋 无名氏《释常谈》。

士风

(1).士大夫的风度。《南史·江夷传》:“稍歷军校,容表有士风。”

(2).士大夫的风气。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词,冲襟弘度。”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晏元献》:“《西清诗话》云:‘ 元献 初罢政事,守 亳社 ,每嘆士风彫落。’”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使官箴日败,风俗日坏;使君子无以自立,良善无以安生,生民日困而莫之救。士风之弊,政化之蠹,莫甚於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粤稽古昔,其设科拔擢,亦有制定章程,第名实不符,士风日下。”

馆职

统称 唐 宋 于昭文馆( 唐 时又称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唐 制,宰相四人,首相为 太清宫 使;次三相皆带馆职,洪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集贤殿 大学士,以此为次序。”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馆职名存》:“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 集贤殿 修撰、史馆修撰,直 龙图阁 ,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次日, 张説 入朝,见帝谢罪,因力荐 浩然 之才,可充馆职。”

旧地

曾经去过、游玩过或生活、居住过的地方

旧地重游

郡符

郡太守的符玺。亦借指郡太守。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于 泉 于 虔 ,始执郡符,遂殿 交州 ,抗节 番禺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翻身落霄汉,失脚到泥涂。 博望 移门籍, 潯阳 佐郡符。”自注:“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 江州 司马。”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赞·张公咏》:“惟 忠定公 万夫之杰,屡剖郡符,有声烈烈。”

名公

(1).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宋书·谢景仁传》:“ 高祖 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婚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2).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你敢在 凤四哥 的肾囊上踢一下,我就服你是真名公。”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 上海 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

琴尊

见"琴樽"。琴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无叹阻琴樽,相从 伊水 侧。”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默语谁相识,琴罇寄此窗。”

元 张仲深 《晚字韵》:“道路终坦夷,琴尊当往返,欢迎在今日,论交未为晚。”

楼辛壶 《咏山川雨露图书室》:“室静琴樽古,窗明木叶疏。”

铃阁

亦作“ 铃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不可久也。”《晋书·羊祜传》:“﹝ 羊祜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唐 韩翃 《寄裴郓州》诗:“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总督任,终日闭铃阁,以示无事。”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清谈误国

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文学

(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天聪

(1).上天赋予人的听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愿捨此秽耳,得彼天聪。”

(2).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名动天聪,被旨祝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