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与池文仲联句

作者:李昱 朝代:元代

冬夜与池文仲联句原文

别怀固云遽,会面安可数。
幸兹东来暌,际此险尽剥。
阳枝硕果抽,火井寒烟薄。
玄云郁峥嵘,清湍凝瀺灂。
跳鳞集罟喣,归鸟争巢啄。
窗梅拶冰茧,檐筜激风箹。
缩蛰歌女喑,覆氄飞奴鷇。
彤辉敛鸟翅,白杓起龙角。
晷短昼当惜,更长宵可乐。
棂风挟飕飗,篝灯闪微邈。
门䦱蟾逗光,笔驶兔腾握。
馀酣漱苦荈,晚飧饫香谷。
舒盘梨榧具,下箸肴蔬驳。
薪嘘红麒麟,衣聚彩鸑鷟。
焌焌铜扣温,潋潋瓷罂浊。
再酌再酕醄,一咏一超卓。
𩬛松发寒立,熻赩颜丹渥。
胸吞九云梦,气高几衡岳。
吟波恩淼溔,行径踪荦确。
诸险刮鬼窟,搜奇捉妖朴。
曹刘颠且僵,阴何仆而踔。
敲戛故铿铿,洗刷增翯翯。
忆昨赴徵书,同年抱经学。
星言戒迢递,雨卧惭龌龊。
忽尔展京游,居然拟朝擢。
才堪百鍊金,价重三献璞。
予甘返牛衣,我忝居虎幄。
出处调既殊,别离手频搦。
归山叹孤陋,阻壤怀磨琢。
赐还主恩重,叙旧交情悫。
促席话款款,举家欣嗃嗃。
鸡黍盟不渝,凫羹礼尤朴。
今知昔乃非,动违静方觉。
罗缕极道妙,纵横踰猎较。
意行欢已填,句偶巧非斲。
连衾愿迟曙,分袂成孤懪。
耳空警嘹呖,心迥来咿喔。
肩舆兀残梦,手杖横短擉。
良晤闯前期,尘襟藉深濯。
重来觅筠泉,又见更蓂朔。

诗词问答

问:冬夜与池文仲联句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冬夜与池文仲联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释

1. 李

参考注释

别怀

惜别的情怀。 宋  廖行之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词:“别怀縈繫,为箇人留滞。”

会面

见面

我约定了星期天和他会面

硕果

巨大的成果;比喻难得而仅存的人或物

硕果仅存

硕果灌丛,围木辣寻。——晋· 左思《魏都赋》

火井

主要生产天然气的井;能喷出天然气的井

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玄云

(1).黑云,浓云。《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鲁迅 《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2).古指冬官。 北周  庾信 《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记玄云而授职。” 倪璠 注:“ 服虔 曰:‘ 黄帝 以云名官,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縉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冬官黑云,故云玄云矣。”

(3).指墨。 宋  苏轼 《和范子功月石砚屏》诗:“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紫潭言砚,玄云言墨也。” 金  元好问 《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研》诗:“玄云肤寸天下徧,壁水直上文星高。”

(4).比喻黑发。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

(5). 汉 铙歌名。列为吹鼓曲,用于战阵之事。《晋书·乐志下》:“ 汉 时有《短簫鐃歌》之乐,其曲有……《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战阵之事。”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清湍

清澈的急流。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遗芳结飞飆,浮景映清湍。” 唐  柳宗元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 也,不遭 右军 ,则清湍脩竹,芜没於空山矣。”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 秦 树隔 长安 ,蘼芜连 楚 泽,映清湍,王孙何处解征鞍。”

鳞集

群集

五台山上庙宇鳞集

冰茧

冰蚕所结的茧。常用作普通蚕茧的美称。 唐  王起 《冰蚕赋》:“蚕事登矣,必因之而剖冰茧。”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毬》:“龙综繅冰茧,鱼文缕玉英。” 明  刘基 《琴歌赠刘元明》:“龙门独树冰茧弦,空林霜清鸣暗泉。”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用秋水轩旧韵》:“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澹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歌女

以卖唱为职业的女子

飞奴

信鸽。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 张九龄 少年时,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繫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 九龄 目之为飞奴。” 元  萨都剌 有吟鸽诗,题名为《飞奴》。

起龙

(1).开始奏笙。龙,指乐器龙笙。 南朝  梁元帝 《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诗:“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

(2).谓使龙腾起而行雨。 宋  范坰  林禹 《吴越备史》卷一:“邑中大旱,邑令命道士 东方生 起龙以祈雨。生曰:‘ 茅山 前池中有龙,然不可起,起必大异。’邑令乃止。”

(3).旧建筑物多附丽以龙形装饰,称“起龙”。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黑大门楼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

长宵

漫长的夜。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清  杜岕 《警鼠》诗:“长宵不肯休,嚙嚙拊还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漫説长宵似年;儂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可乐

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飕飗

(1).象声词。风雨声。 明  汤式 《小桃红·姚江夜泊》曲:“江风吹雨响颼飀,寒渗青衫透。” 清  华文裕 《渡江云》词:“颼飀几丝风雨,密密疎疎,做晚凉时候。”

(2).风凛冽貌。 唐  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雏鸣凤乱啾啾。” 宋  王安石 《杜甫画像》诗:“寧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飀。”

(3).指寒气,寒风。 唐  戴公怀 《奉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州齐处州》诗:“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颼飀。” 宋  陆游 《夜坐庭中达旦》诗:“足倦独行惊踸踔,髮稀久坐怯颼飀。”

(4).衰败貌。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韵》:“只怜心浩荡,不管鬢颼飀。”

篝灯

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 彭年 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 彭年 篝灯密室,不令母知。” 宋  王安石 《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 清  曹寅 《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 清  姚鼐 《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晚飧

晚饭。 宋  苏轼 《夜泊牛口》诗:“煮蔬为晚飧,安识肉与酒?”

下箸

指用筷子夹食物

肴蔬

各种荤素菜肴。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清  方苞 《阮以南哀辞》:“君率妻子力作,杀鸡屠狗具肴蔬,未尝乏絶。”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他﹞可也能空口吃馒头,没有一点肴蔬。”

红麒麟

用炭屑制成的麒麟形的兽炭。 宋  苏轼 《赠月长老》诗:“延我地炉坐,语软意甚真。白灰如积雪,中有红麒麟。”一本作“ 红騏驎 ”。参见“ * ”。

鸑鷟

(1).凤属。《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 岐山 之脊乎?”《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中》:“凤鸟有五色赤文章者,凤也;青者,鸞也;黄者,鵷鶵也;紫者,鸑鷟也。” 明  王廷陈 《矫志篇》:“蛟龙虽困,不资凡鱼。鸑鷟虽孤,不匹鶩雏。”

(2).鸀鳿的别名。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四:“壁际金钱衔鸑鷟,水中铁网出珊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鸀鳿》:“又 江 中有鸑鷟,似鳬而大,赤目。据此则鸀鳿乃鸑鷟声转。盖此鸟有文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铜扣

铜元;铜钱。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一集头千万,还嫌少!我们呢?一个铜扣子未见。”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六章:“区里一个铜扣也拿不出来,有啥 * 办法。”

潋潋

(1).水波流动貌。 唐  杨夔 《送郑谷》诗:“春江瀲瀲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復疏。” 宋  苏轼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诗:“瀲瀲波头细,疎疎雨脚长。”

(2).犹冉冉。渐近貌。 唐  杜牧 《题齐安城楼》诗:“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瀲瀲落寒汀。”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弯弯飞桥出,瀲瀲半月彀。”

瓷罂

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前蜀 贯休 《樵叟》诗:“担头担箇赤瓷甖,斜阳独立濛笼坞。” 清 吴允嘉 《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 万文恭 士和 ,故师事 唐荆川 ,其蒞 江西 饶州 任, 唐 赠以双瓷甖。”

酕醄

大醉的样子

有时醉酕醄,大笑翻盏斝。——晁补之《即事》

一超

(1).谓一次破格升迁。《晋书·蔡谟传》:“左长史一超而侍帷幄,再登而厕纳言;中兴已来,上德之举所未尝有。”

(2).犹言一跃。《朱子语类》卷一○五:“学问亦无箇一超直入之理,直是銖积寸累做将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