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感怀

作者:吴殳 朝代:明代

雪夜感怀原文

酒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
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海外更无奇事报,国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诗词问答

问:雪夜感怀的作者是谁?答:吴殳
问:雪夜感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吴殳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残夜

夜将尽时。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海日生残夜, 江 春入旧年。”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范成大 《虎牙滩》诗:“步头可檥船,安稳睡残夜。”

二更

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南史·儒林传·沉洙》:“ 梁 代旧律,测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杨嫂》:“二更的锣声响了,我和三哥便把母亲抄给我们读的一本《白香词谱》阖了起来。”

空明

(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北马

北方的马。借指胡骑或 金 兵。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建炎 当三祀,北马将饮 江 。”

骄气

骄傲自大的习气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尽死

犹效死。《后汉书·贾宗传》:“ 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

海外

超出国界,即国外

海外同胞

奇事

(1) 使人赞赏的事物

(2) 奇怪的、以不同于某种既定的类型、式样或规律的任何方式进行的事

国中

(1).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 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 清 姚鼐 《郡县考》:“ 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 清 段玉裁 《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

(2).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豪友》:“ 长安 富民 王元寳 、 杨崇义 、 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自 襄公 鸟兽行,下令国中:长女不得嫁,为家主祠,名曰巫儿。”

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旅葵

野生的葵菜。《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 汉 阮瑀 《失题》诗:“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范仆射故宅》诗:“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 明 王世贞 《自从行送子贤兄判武定》诗:“归去旅葵堂上多,种将菰米湖田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冰冱

冰冻。 明 归有光 《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知 济寧州 ,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州水陆二驛併,水驛须冰沍乃给陆,以省其费。” 清 吴乔 《雪夜感怀》诗:“不知冰沍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梅花眼

指梅花形的洞眼。 周作人 《回忆录》二七:“普通船只,船篷用竹编成梅花眼,中间夹以竹箬,长方的一片。”

标签:写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