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
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
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
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生涯无岁月,岐路有风尘。
还嗟太行道,处处白头新。
诗词问答
问:《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的作者是谁?答:骆宾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骆宾王的名句有哪些?答:骆宾王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9_34
参考注释
早律
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年华开早律,霽色荡芳晨。”
霁色
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城阙
(1) 城门两旁的瞭望阁楼
(2) 宫殿
(3) 城市,特指京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千门
(1).犹千家。 宋 韩维 《和景仁元夕》诗:“簫鼓千门沸,弓刀万马腾。”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楼感赋》诗:“狼嘷豕突哭千门,溅血车菌处处村。”
(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流血千门,僵尸万计。” 胡三省 注:“ 汉武帝 起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后世遂谓宫门为千门。”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四:“千门听击 冯夷 鼓,六博看投玉女壶。”
(3).佛教语。谓种种修行的法门。千,言其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万行归空,千门入善。”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四望
四顾
四望无人
御沟
流经宫苑的河道。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长安 御沟谓之 杨沟 ,谓植高杨於其上也。一曰 羊沟 ,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 羊沟 也。” 南朝 齐 谢朓 《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五代 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明 张居正 《山月晓仍在》诗:“慈乌惊万树,歷乱御沟隄。” 郭沫若 《王昭君》第二幕:“庭前斜流御沟一道,沟上横一弓桥,前后有石阑。”
通太
见“ 通泰 ”。
戚里
(1).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於是 高祖 召其姊为美人,以 奋 为中涓,受书謁,徙其家 长安 中 戚里 。”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於上有姻戚者皆居之,故名其里为 戚里 。”《文选·左思<魏都赋>》:“亦有 戚里 ,寘宫之东。” 吕延济 注:“ 戚里 ,外戚所居之里。” 北周 庾信 《春赋》:“移 戚里 而家富,入 新丰 而酒美。” 唐 戴叔伦 《长安早春赠万评事》诗:“春风归 戚里 ,晓日上花枝。”
(2).借指外戚。《后汉书·张霸传赞》:“ 霸 贵知止,辞交戚里。”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秋》:“中贵戚里,取索供卖。”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碧车。”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朝臣戚里,夤缘关通。”
(3).泛指亲戚邻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村中有货美材者,女不惜重直致之,价不能足,又多方乞贷於戚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郎》:“村人有为子娶妇者,新人入门,戚里毕贺。”
平津
(1).坦途;大道。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2).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 平津 自有文。” 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 平津 。”
(3).旧时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称。 茅盾 《欢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
宝瑟
瑟的美称。《汉书·金日磾传》:“ 何罗 褏 * 从东箱上,见 日磾 ,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 緑綺 丽琴, 丹山 宝瑟。”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翠幌竹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明 高明 《琵琶记·临妆感叹》:“和那宝瑟尘埋,锦被羞铺。寂寞琼窗,萧条朱户,空把流年度。”
调中
中医用语。调和中焦阻塞。《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七·麻仁丸》“治肠胃燥热”集注引《本草》:“润可去燥。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枳实破结,厚朴泻满,故以为佐。芍药调中,大黄通下,故以为使。”
金罍
(1).饰金的大型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朱熹 集传:“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2).泛指酒盏。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 * 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我哀伤的金罍里只剩些残冰底融液,既不能醉人,又足以冻我齿牙。”
上宾
(1) 尊贵的客人;上等宾客
只有在巴黎,年轻的国王曾经待 布鲁诺为上宾。——《火刑》
(2) 古时指帝王死
剧谈
犹畅谈。《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晋 左思 《蜀都赋》:“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今日与 谢孝 剧谈一出来。” 金 元好问 《空山何巨川虚白庵》诗之二:“剧谈不尽江湖景,重与青灯约对牀。”
惊坐
亦作“ 惊座 ”。使在座者震惊。《汉书·游侠传·陈遵》:“时列侯有与 遵 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 陈孟公 ,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 陈惊坐 云。”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言怀》诗:“剧谈推 曼倩 ,惊坐揖 陈遵 。” 明 唐寅 《侠客》诗:“ 孟公 好惊坐, 郭解 始横行。” 明 高启 《孤园寺》诗:“橘柚垂簷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清 李调元 《桂山和云谷中秋诗再和答之》:“清谈人生能惊座,读书诗成胜倚楼。” 柳亚子 《初度将及预赋》之四:“青綾帐撤谈惊座,玄草书成版詎薪。”
意气
(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风期
(1).犹风信。 南朝 梁 任昉 《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胜寄冥通,谅有风期之迟。” 隋 虞世基 《秋日赠王中舍》诗:“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仇兆鳌 注:“风期,恐是言风信。”
(2).风度品格。《晋书·习凿齿传》:“其风期俊迈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贫道重其神骏”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支道林 ﹞少而任心独往,风期高亮。”
(3).犹友谊、情谊。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倾意气於一言,缔风期於千祀。”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曾无礼节间,但以风期亲。”
(4).风光。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相去数百年,风情宛如昨。”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守拙
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后薪
汉 汲黯 为九卿, 公孙弘 、 张汤 为小吏,后 弘 、 汤 与 黯 同列,又尊用过之。 黯 因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后薪”比喻得宠而后来居上的人。 南朝 梁 刘孝威 《怨诗》:“后薪随復积,前鱼谁更怜。”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
揶揄
戏弄,侮辱
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东观汉记·王霸传》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波臣
指水族。古人设想江海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统治的臣隶称为“波臣”。后亦称被水淹死者为“波臣”。《庄子·外物》:“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 东海 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宁皇御舟》:“御鷁至沉於波臣。”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蜃气人人知是幻,独言身世为真,不知也似蜃乾坤:终朝营海市,一旦付波臣。” 清 汪中 《哀盐船文》:“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死丧之威,从井有仁。旋入雷渊,并为波臣。” 欧阳山 《苦斗》八十:“你掉到那大河里面,亏得人家救了你,才不致与波臣为伍。”
玄草
(1).枯草。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躑躅城上羊,攀隅食玄草。”
(2).文稿,书稿。 唐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诗:“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賁。” 清 金人瑞 《顺治庚子正月北向叩首敬赋》:“何曾袖里无玄草,所至堂中有白椎。”
乌裘
《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后遂以“乌裘”为落魄失意之典。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五噫如适 越 ,十上似游 秦 ……乌裘日日故,白髮朝朝新。”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玄》草终疲 汉 ,乌裘几滞 秦 。”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白璧疑寃 楚 ,乌裘似入 秦 。”
生涯
(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行道
〈方〉∶行业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白头新
同“ 白头如新 ”。 宋 陆游 《送范舍人还朝》诗:“黄扉 甘泉 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朱东润 注:“白头新,古谚‘白头如新’,是説没有深交的人,即在相识很久以后,还当新交一样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