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雍尧咨游青城

作者:王灼 朝代:宋代

送雍尧咨游青城原文

曾游玉垒市,长揖岷山云。
尘缘不暇往,今日翻送君。
丈人紫霞服,麻姑青练裙。
鹿车时出游,俗眼了难分。
犹闻老人村,鹤发自耕耘。
岂无抱德士,可与立奇勋。
勿求不死药,自苦骨与筋。
胡儿正南牧,两河如聚蚊。

诗词问答

问:送雍尧咨游青城的作者是谁?答:王灼
问:送雍尧咨游青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灼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灼名句大全

王灼送雍尧咨游青城书法欣赏

王灼送雍尧咨游青城书法作品欣赏
送雍尧咨游青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玉垒

(1).指 玉垒山 。在 四川省 理县 东南。多作 成都 的代称。 晋 左思 《蜀都赋》:“廓 灵关 以为门,包 玉垒 而为宇。” 刘逵 注:“ 玉垒 ,山名也, 湔水 出焉。在 成都 西北 岷山 界。” 宋 杨万里 《送邱宗卿帅蜀》诗:“ 玉垒 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明 陆采 《明珠记·江会》:“金城围日月, 玉垒 压 函 秦 。” 张素 《拟李义山<井络>》诗:“ 玉垒山 前花黯黯, 锦官城 外鼓逢逢。”

(2).即 郁垒 。门神之一。 郭沫若 《湖心亭》:“庙门是朱红漆漆的,画着一对对的彩色的 神荼 玉垒 。”参见“ 鬱垒 ”。

长揖

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

岷山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四川松潘县北,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平均高度 2500 米,主峰 5588 米

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丈人

(1) 岳父,妻子的父亲

(2) 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我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紫霞

紫色云霞。道家谓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选·陆机<前缓声歌>》:“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刘良 注:“众仙会毕,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自责》:“谁知道絜带咱,享荣华,似拔宅飞昇凌紫霞。”

练裙

亦作“ 练帬 ”。1.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鬭清妍。”

(2).《宋书·羊欣传》:“ 献之 尝夏月入县, 欣 著新绢帬昼寝, 献之 书帬数幅而去。 欣 本工书,因此弥善。”后因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 羊欣 白练裙。”

鹿车

(1).古代的一种小车。《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 宋 陆游 《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诗:“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 王闿运 《皇朝追赠总督衔调任山西巡抚湖北巡抚谥文节常公神道碑》:“夫人同县 刘氏 ,孝敬夙闻,贫修鹿车之敬,贵习紘綖之礼。”

(2).鹿拉的车子。《南史·东夷传·扶桑》:“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使犬部 在 混同江 以南,其海近 朝鲜 ; 使鹿 诸部在 混同江 以北,其海近 鄂罗斯 。故 朝鲜 亦有獒站,而 鄂罗斯 亦有鹿车。”

(3).佛教语。三车之一。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法华经·譬喻品》:“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於火宅。” 李白 《僧伽歌》“有时与我论三车” 清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浅深耳。”参见“ 三车 ”、“ 三乘 ”。

出游

外出游玩

俗眼

(1).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2).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 宋 梅尧臣 《吴冲卿鼓契》诗:“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 清 黄景仁 《题可堂印谱》:“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

(3).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爱上了物理学,开始用他那对敏锐、机灵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鹤发

白发。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三赋南城门老》:“鹤髮辞轩冕,鮐背烹葵菽。”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髮乱如丝。”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矮小的 张仲老 把他的童颜愈见涨红起来,星眼愈见睁圆起来,鹤发似乎有要直竖的形势。”

耕耘

(1) 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 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德士

宋 温州 人 林灵素 ,少从浮屠学,苦其师打骂,改当道士。后以方术为 宋徽宗 所宠,“欲废释氏以逞前憾”,请改僧为德士。 徽宗 采纳其建议,遂于 宣和 元年正月下诏废佛。 宋 费衮 《梁溪漫志·改德士颂》:“ 宣和 庚子,改僧为德士,一时浮屠有以违命被罪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政和 间, 林灵素 主张道教,建议以僧为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释氏为出其下耳。 临川 饶德操 ,时弃儒为僧,作《德士颂》四首。其一云:‘德士旧来称进士,黄冠初不异儒冠。种种是名名是假,世人谁不被名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废佛氏》:“除佛之禁,莫酷於 元魏 太武帝 ……又次,则 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为大觉金仙,佛寺为神霄宫,僧加冠簪为德士,其事皆 徽宗 独断。”参阅《宋史·徽宗纪四》。

奇勋

见“ 奇勋 ”。

亦作“ 奇勛 ”。谓卓越的功勋。 唐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诗:“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宋 陆游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勛翻为祸首,詎不惜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六:“他们是想建立一次奇勋……来它一个火烧 长沙市 。”

不死药

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韩非子·说林上》:“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史记·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尚採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自苦

自寻苦恼;自寻痛苦

应以身体为重,不要太自苦了

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五代 江为 《塞下曲》:“胡儿移帐寒笳絶,雪路时闻探马归。” 宋 陆游 《闻武均报已复西京》诗:“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寧知一日回。”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碧眼双胡儿,惯骑 大宛 驹。” 太平天囯 用为对 清 朝统治者的蔑称。《太平天囯诗歌选·天兵天将猛似虎》:“ 天京 天兵威似猛虎, 汉口 胡儿败若寒鷄。”

(2). 清 末 民 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 黄钧 《新年感事》诗之一:“试看歌舞欢腾地,又见胡儿策马来。” 于右任 《战争的孤儿》诗之二:“东村屋煨尽,西郊人逃亡;吾父击胡儿,何时死战场?”

(3).指胡人的儿童。 唐 高适 《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唐 李益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4).果核。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南牧

(1).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 周 师罢北征。”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

(2).到南方去任州官。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牧,缾酒香浓念北邮。”

两河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东北流,经 山东省 西北隅北折至 河北 沧县 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 晋 陕 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吕氏春秋·有始》:“ 两河 之间为 冀州 , 晋 也。”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 晋 宋 二 萧 之世,其道大行; 齐 魏 两河 之间,兹风不坠。”

(2). 唐 安 史 之乱后,称 河南 河北 二道为 两河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况今 元济 承宗 尚未擒灭, 两河 之地太半未收。” 清 吴伟业 《武林谒同门张石平》:“二室才名官万石, 两河 财赋导 三江 。”

(3). 宋 称 河北 河东 地区为 两河 。《宋史·李纲传》:“莫若於 河北 置招抚司, 河东 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 两河 於敌国之意。”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之一:“ 两河 三镇 全输却,残局休论 十六州 。” 邓方 《论诗》:“哀哀望 两河 ,独使人肺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