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橄榄有感

作者:王之望 朝代:宋代

食橄榄有感原文

余初食橄榄,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抚。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

诗词问答

问:食橄榄有感的作者是谁?答:王之望
问:食橄榄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望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望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初食

谓日蚀或月蚀的开始阶段。

橄榄

一种橄榄属常绿乔木,果实可生食,也可制蜜饯,原产中国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 老栓便去冲了水。—— 鲁迅《药》

稍稍

(1) 稍微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点

稍稍地侧着头。——《樱花赞》

(2) 逐渐;渐渐

稍稍蚕食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滋味

味道

鲜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大时

(1).最有利的时机。《战国策·秦策三》:“今攻 齐 ,此君之大时也已。” 鲍彪 注:“得时之利无大於此。”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夫存 韩 安 魏 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

(2).谓天时。《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孔颖达 疏:“大时,谓天时也。”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忧患

忧虑、祸患

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险阻

道路险恶难行,不易通过

这一段山路真是险阻难行

犹如

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自习

自己温习或复习

晚自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回味

正对食物或事件回想体会味道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啖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 ( 愷之 )噉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因以“啖蔗”喻境况逐渐好转。 宋 李弥逊 《将至徽川道中作》诗:“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復嘲天慳。”参见“ 噉蔗 ”。

佳境

美好的境界

渐入佳境

迟暮

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不犹

(1).不同。《诗·召南·小星》:“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毛 传:“犹,若也。” 郑玄 笺:“不若,亦言尊卑异也。”

(2).指不同平常,比平常坏。 清 洪昇 《长生殿·献发》:“只道君心可托,万岁为欢。谁想妾命不犹,一朝逢怒。遂致促驾宫车,放归私第。”

(3).不可,不以为然。《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毛 传:“犹,可也。”

道傍李

同“ 道边苦李 ”。 宋 范成大 《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傍李,味苦不堪折。” 明 刘基 《四月二十日郊外游得水字》诗:“吾辈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弃置

扔在一边,废弃

一个弃置的香烟盒

泥土

(1) 壤土

(2) 粘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